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文化 > 医药典故
青黛描眉染布入药来
2023.06.1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青黛别名靛花、靛青花、靛沫花等,来源于马蓝、蓼蓝、木蓝、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呈深蓝色,体轻,易飞扬,微有草腥气,味淡。古代多部医书中收载有青黛,然而在青黛入药之前,古人早已用之描眉染布。

  《诗经》中有“终朝采蓝,不盈一䄡”的诗句,说明采“蓝”制“靛”,在西周就早已有之。对于蓝靛的加工制作,明代《天工开物》载:“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沉于底的称为靛泥,用于染布;染缸中漂浮的蓝色泡沫掠出晒干,谓之靛花,即青黛。将青黛粉与胶调和做成黛块,可用于画眉。据唐代《妆台记》载:“魏武帝令宫人扫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甚长,人谓之仙蛾妆。”唐代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诗中有“青黛点眉眉细长”的句子。蓝印花布是用蓝靛溶液染成,其源于唐宋、兴盛于明清,以全手工的印染技艺、简洁而纯朴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是中国传统的刮浆防染印花布,在我国传统印染中独树一帜。

  《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在写“蓝淀”即青黛时,引用了《广五行记》中记载的一个小故事。唐代永徽年间,绛州有一个僧人得了噎嗝之病而死,他的徒弟破开其胸喉,看到有一物形似鱼而有两头,在钵中犹跳跃不已,另一僧人用少量蓝淀投之,此物即恐惧奔走,须臾化成水。李时珍说,“世传淀水能治噎疾,盖本于此”。噎嗝即今之食管癌,《中药学》教材载青黛“其有效成分靛玉红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证明青黛确有抗癌功效。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