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观察 > 医疗聚焦
“长三角医疗新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上海启动
2023.06.02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1日获悉,“长三角医疗新科技协同创新联盟”正式启动。

  该联盟以医疗新科技为主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上海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服务联盟、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科创办及上海市嘉定区科技创新服务联合会共同发起。联盟旨在聚集创新医疗器械、精准医疗和数字医疗领域内的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创新企业和科创载体,希望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加快前沿技术、核心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培育更多具有硬科技、颠覆性技术的企业。

  在同期举行的“创·在上海”大中小企业融通科创论坛暨“无科创、无未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科创走进嘉定活动中,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陆敏指出,要从“打造人才引领驱动的新引擎、构建大中小企业主动融合的新模式、形成融合创新的新生态”三个方面,促进新技术、新企业与医疗产业相融合,实现产业全链融通发展,为国家发展高水平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嘉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峰介绍,嘉定被称为上海的“科学卫星城”,不仅吸引了众多科研院所落户,还形成了以精准医疗等为引领的新型产业体系。李峰表示,嘉定区政府将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打造以“硬科技、国际化、超强孵化力”为核心的高质量科技孵化器,“让创业企业能够更智慧、更便捷地到达成功彼岸”,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活动中,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林鑫华的主题报告聚焦“生命科学源头创新,开拓精准医学转化之路”。由于心血管病、肿瘤等疾病的多发,精准医学成为了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代表着“创新与技术相结合的典范”。林鑫华指出,“类器官”作为生物医药革命性模型,在器官发育和维持、病毒传播及致病机制、肿瘤研究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同时,林鑫华表示,目前“类器官”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更深一步探索和研究。

  上海相关医疗器械企业董事长梁栋科的分享聚焦“科创企业在生命科学赛道‘脱颖而出’之路”。目前中国高校承担了近50%国家级课题研究,但发明专利产业转化率在全国的占比很低。对此,梁栋科建议效仿以色列的孵化模式,提高中国医学临床转化成果。“一颗好的种子要有阳光雨露,要有好的生态环境才能茁壮成长。”他从“医学转化”与“医工合作”两个角度,介绍了其所在企业的平台战略,并倡导社会各界共筑健康创新的医疗生态圈。

  在圆桌对话环节,围绕“AI助力·管理赋能——医疗器械产业未来增长”主题,与会嘉宾们展开讨论,为医疗行业实现智能化转型群策群力。林鑫华认为,“创造首创的原始数据是整个转化医学的源头”。对于如何解决患者对于AI的信任问题,林鑫华指出,重点是要“提升硬科技”和“加强科普宣传”。企业界精英王海表示,AI对于医疗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加强医工结合”,“使用AI模拟技术升高临床试验效率”是未来发展方向。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洪晓武对初创型医疗器械企业选址提出建议,包括:选择国家级医学院校所在的高科技园区;选择具备政策优惠、配套服务等便利条件的国家级平台或孵化器;具备柔性退出机制等。此外,他认为,组建一支涵盖人工智能算法、临床医学、大数据研究等方面的“复合型团队”,更适合当下企业发展需求。嘉定区科技创新服务联合会副理事长任佳指出,医疗器械创新团队和项目落地优先考虑的因素是“园区孵化器中是否有催化剂或承担催化剂角色的机构”。因此,将医疗创新资源串联起来、营造产业生态圈至关重要。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