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一带一路 > 媒体报道
晁恩祥谈中医人才培养六要素
2023.04.12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研修的内容与方式是研读经典、临床实践与名师指导三结合,简称“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国医大师晁恩祥不仅中医理论深厚,临床经验丰富,而且十分重视中医人才的培养。在长期的教书育人过程中,他在以上三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又添加了“做科研、勤思悟、善总结”三条,成为中医人才培养六要素。

  读经典

  学以致用读经典。读经典不是为装潢门面,而是要学以致用。晁恩祥将只会背诵经典而不会运用称为“纸上谈兵”,认为这是学经典的大忌。他能将经典中的主要内容融汇贯通,加以创新。如他根据经典中的论述,厘清了证、症、病的概念与内涵,区别与联系,用于指导临床诊断。再如,他通过联系对比经典理论中关于风与咳的论述,根据风邪致病的特点,创立了全面系统地从风论治肺系疾病的理论体系及治法方药,形成了“风哮”“风咳”理论,并开发出新药“苏黄止咳胶囊”,解决了临床的重要问题。这是学以致用的典范。

  做临床

  做临床不能太局限。晁恩祥根据自己的行医经历,提出中医师临床不宜局限于一个专业。特别是初上临床阶段,如果将自己局限在一个专业领域,这样见识较少,不利于临床水平的提高,而应当全面掌握各科知识,以便于临证时融会贯通。他认为,历史上的中医大家虽然都有自己的专长,但临床上都是全面手,各科疾病都有涉猎。最著名的要属扁鹊,他不仅是一个高明的内科医生,而且根据各地的患者情况,随俗为变,他做过妇科医生(带下医)、五官科医生(耳目痹疾医)、儿科医生(小儿医),还会针灸、外用药等,是一个真正的全科医生。而晁恩祥是中医肺病大家,同时他也对中医急症、脾胃病、心脏病、肾病、脑病甚至皮肤病等都有很高的造诣。

 跟名师

  跟师要落在实处。跟名师的“跟”字很有讲究,跟有跟从的意思,既然是跟从,就要实实在在地跟着老师学习,也就是侍诊。每位名师都有自己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要想掌握老师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就要全面系统地学习,老师已经形成文字的理论和经验自不待言,有些老师还没有形成文字的,在临床中运用的诊疗技能和经验是需要跟师侍诊才能学到。而且,跟师要保持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做科研

  老老实实做科研。晁恩祥认为科学研究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容不得半点虚假。现在媒体揭露出许多学术腐败现象,如骗取科研经费、数据造假、论文抄袭、冠名问题等,他对此深恶痛绝,认为必须杜绝。在他看来,科技工作者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患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科研项目立项,只是科研的第一步,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做过临床科研的都知道,临床科研不容易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集病例、项目观察、数据分析,每一步都不能偷懒,没有捷径可走。因此这是一件很考验耐心和毅力的事。要甘坐冷板凳,坚定科研理想。

  勤思悟

  思悟离不开临床实践。思悟不仅体现在理论创新中,还体现在临床创新上。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大量的临床问题需要解决,而思悟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经验是从实践中取得的,只有广泛接触临床,大量实践,才能思悟出东西,使理论及临床水平进一步升华。以晁恩祥治疗一例坏疽性阑尾炎术后麻痹性肠梗阻伴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重症为例,当时患者神识昏蒙,因胃肠麻痹不能进药,鼻饲给药不能下行,大便不通、腹胀如鼓的复杂情况,他分别采用了少量频入鼻饲、中药敷脐、中药灌肠的方法,三个途径给药,使患者转危为安。这种灵活给药方式是他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体现,也是思悟的结果。

  善总结

  善总结要三勤。三勤是口勤、脑勤、手勤。口勤是要多问,老师的学术思想往往不是成形的长篇大论,而是夹杂在平常的谈话中,甚至有时仅是只言片语,这就需要学生及时向老师请教,把问题弄清楚。脑勤是说要勤于分析与思考,对老师所讲内容进行信息加工,提炼总结。手勤是说要勤于记录,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许多自认为能记住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渐渐淡忘,所以跟师侍诊时,手头必备一个记录本,随时记录老师所讲的有价值的问题,以免遗忘。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