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替,华章日新,癸卯年伊始,多个省市2023年重点或重大项目名单陆续发布。区域重大项目、重点项目是保障经济稳定健康运行、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中医药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区域“重”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价值,打造引领区域发展“新引擎”和“助推器”,是实现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和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
推进国家战略落地
发挥国家战略牵引地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把国家战略嵌入区域发展布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利用国家战略叠加效能,巩固放大多重战略交叉优势,是区域发展的有效路径和巨大依仗。区域重大项目、重点项目是推动重大战略、落实重大任务、实施重大规划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区域“重”项目的规划部署既彰显了国家战略一盘大棋的地方落子,又体现了区域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战略思考。2016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印发,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篇章之一,也是黄河国家战略、质量强国战略等重大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战略价值使其在区域“重”项目中占据特殊地位。发挥中医药作用,推动国家战略落地实施,实现多重战略叠加优势凸显,推进国家战略牵引地方高质量发展,是借势政策红利、激发区域潜力的有效举措。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提出“综合展示黄河流域在农田水利、天文历法、治河技术、建筑营造、中医中药、藏医藏药、传统工艺等领域的文化成就。”2022年,沿黄省市发布的重大、重点项目实施计划中医药文化产业类项目一度涌现,如南阳医圣祠文化园建设项目被纳入《2022年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山东、陕西、山西等省份重大或重点项目名单中也出现大量中医药产业园项目,其中不乏文旅产业。中药质量是保证中医临床疗效和安全的基础,而中药质量体系建设也是许多中医药大省项目规划部署的着墨之处。近日发布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优化中药审评机制,加速推进化学原料药、中药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升级”,而2023年发布的《河北省2023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就将河北远征年产2000吨中药提取液及20亿(头)份疫苗项目、安国数字中药都中药材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中药材国际化战略储备仓储及加工综合配套项目和神威药业现代中药创新技术产业化、智慧药房及智能仓储项目等省重点项目纳入其中,为保障中药质量、提升中药技术提供了有效支撑。以中医药区域“重”项目为切入点,推进国家战略落地实施,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中医药的巨大优势所在。
加强区域民生保障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发挥中医药服务在人民群众健康中的积极作用,筑牢健康屏障,加强民生保障,是中医药作为原创卫生资源的价值所在。中医医疗资源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提出,“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全面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中医药的作用日渐凸显,在区域战略规划布局中备受重视。当前中医药在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仍存在一定不足,《“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中医药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特色优势发挥还不充分,中西医互补协作格局尚未形成。”补短板强弱项成为区域中医药“重”项目部署的重点。
中医医院是打造“中医药强省”“中医药强市”的主力军,是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力量,直接影响着区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院基础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各区域规划“重”项目中最频繁提及的内容,如近日发布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3年省重大项目名单的通知》,2023年山东省重大实施类项目名单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项目等多个医院建设项目入选。中医药“重”项目覆盖了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等方面,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是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的国家队和主力军,成都中医药大学天府中医药创新港一期项目就纳入《2023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中,《2022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苏州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项目在高等院校建设工程5个项目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中医药区域重点、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为提高区域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区域中医药品牌力量,持续保障民生和增进人民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安徽省2022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中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皖南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南陵县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等项目,提升中医药实力,充分彰显了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近年来成为区域重点或重大建设项目的热门,在天津市发布的《2023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中就有2项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中医药负“重”而行,担责而进,提质增量,在加强区域民生保障中做出突出贡献。
创造产业效益作用
中医药具有贯通一二三产业形成“全产业链”的特性,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科技发力点,近年来政策环境持续利好、国际认可度不断攀升、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科技支撑稳步加强等条件不断加持,使中医药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推动中医药产业化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产业园区和基地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是中医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区域“重”项目建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引领、示范、支撑和统筹作用,以点窥面,通过区域“重”项目数量内容,对于中医药产业化发展战略部署可见一斑。
2022年山东省重大实施类项目名单449项中,中医药产业园区项目就有4个(山东晟泓农村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聊城市中草药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扩建中药制剂产业园项目、国药(菏泽)医药发展有限公司现代中药综合创新基地项目、山东东财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东阿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2023年度省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中确定2023年度省重点项目1580个,其中中医药产业项目仅有1项(邵武市片仔癀润身中药产业科技示范园项目)。中医药产业项目在区域“重”项目中数量相对较少,区域差异性较大,但其发展空间巨大,值得进一步开发。区域“重”项目建设具有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定经济增长、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因此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产业项目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高收益等方面价值,持续深化项目推进机制,形成项目梯次接续、落地良好的项目格局,才能使中医药在区域“重”项目中占据更多优势。
区域“重”项目实施建设事关全省区域长远发展,中医药在推进国家战略落地、卫生保障基础支撑、引领带动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作用突出,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具有巨大潜力和开发前景。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