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药常识
小五味 大天地
2023.02.09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口尝中药的真实滋味,总结概括为五味——酸、苦、甘、辛、咸。《素问·脏气法时论》最早概括了五味的作用,即“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诸多医家以《黄帝内经》所述的五味相关内容为圭臬,将相关理论进行拓展总结,如《本草纲目》言:“辛能散结润燥,致津液,通气;酸能收缓敛散;甘能缓急调中;苦能燥湿坚软;咸能软坚。”在中医临床不断实践中,中药五味代表的功效亦得到补充完善,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药物治病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药天地。

  辛味药

  辛味药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

  辛味药有辛温、辛凉之别。辛温代表药如麻黄、羌活、生姜、荆芥等,温可散寒,辛可发散表邪,故以上中药均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此类药物临床可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流清鼻涕等。如大家常见的姜汤、荆防败毒颗粒。辛凉药物的代表有薄荷、金银花、连翘等,具有发散风热的作用,临床可用于风热感冒,如银翘散、桑菊感冒片等多包含此类药物。

  苦味药

  苦味药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便秘、湿证等。

  如板蓝根、黄连、蒲公英等均是常见的苦味药。蒲公英为药食两用中药,民间常用于制作茶饮、凉菜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清肝明目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蒲公英可用于急性乳腺炎、扁桃体炎、胆囊炎等疾病的治疗。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其对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及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大黄具有较强的泻下通便作用,能推陈致新,对于腹胀、胃肠积滞、实热便秘有良好的效果。因其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故又可治疗水火烫伤,用时打粉与蜂蜜或鸡蛋清调敷,亦可与地榆粉相配,用芝麻油调敷。

  酸味药

  酸味药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治疗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崩带不止等。

  如五味子、乌梅、石榴皮等均是常用的酸味药。五味子性温,味酸、甘,《药性切用》云其“敛肺滋肾,专收耗散之气,为喘嗽虚乏多汗之专药”。可见五味子上能敛肺止咳,下能补肾涩精,亦能敛汗止泻。再如乌梅性平,主沉降,可敛肺气、止咳嗽,常用于治疗肺虚久咳,又能涩肠止泻,用于久泻久痢。生活中常见的石榴皮味酸涩,性温,具有涩肠止泻、止血作用。

  甘味药

  甘味药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甘味药多用于治疗正气虚弱、身体诸痛。

  “能补”者如甘温之性的黄芪可补脾益肺,治疗肺脾气虚证;甘寒质润的百合可养阴润肺,治疗肺阴虚咳嗽;甘温燥烈的淫羊藿能补肾阳,强筋骨,用于肾阳虚衰症见腰膝冷痛、筋骨痿软者;甘温之性的当归能补血调经,用于血虚诸证。

  “能和”即指甘味药可调和药性,缓和毒性。如有“国老”之称的甘草,《本草纲目》言:“此草最为众药之主,经方少有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也。国老即帝师之称,虽非君而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诸毒也。”又云:“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甘草在临床中的应用频率很高,有“十方九草”之说。其既能调和整个方子的峻烈之性,缓和中药的毒副作用;还可单用煎服解热毒疮疡,治咽喉肿痛;又可与绿豆等煎汤服用,解川乌、草乌之毒。

  “能缓”指可缓急止痛,如甘平质润的蜂蜜,可用于治疗中虚脘腹作痛、腹痛喜按、空腹痛甚、食后稍安者,单用有效,或与甘草配伍同用。

  咸味药

  咸味药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瘿瘤、瘰疬、癥瘕积聚等。

  常见咸味药有海藻、昆布、芒硝、玄参等。海藻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羊栖菜的干燥藻体,性咸寒,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之功。《神农本草经疏》云海藻“主瘿瘤气,颈下核,破散结气痈肿,癥瘕坚气”。昆布为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的干燥叶状体,与海藻性效相似,常相须为用治疗瘿瘤、瘰疬。芒硝性寒味苦且咸,既能使燥结之便通,又能软坚散结消肿。芒硝可与西瓜制成西瓜霜外用疗口疮,亦可配冰片外敷疗乳痈,还可溶化于热水熏蒸治痔疮。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