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河南拥有厚重的中医药文化和丰富的康养资源,应积极整合省内中医药资源,以“中医药文化+康养旅游”为重点,抓住时代和政策机遇,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康养旅游发展路径,有效推动河南省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繁荣发展。
中医药康养旅游正当时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发展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融中医疗养、康复、养生、文化传播、商务会展、中药材科考与旅游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和“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201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步伐,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开发特色健康旅游产品和线路,建设一批中医药生态休闲旅游景区、休闲养生养老基地。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2021年4月29日,《“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也强调“发展康养旅游”。
河南中医药康养旅游资源分析
河南地处中原,在悠久的中医药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医药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和《神农本草经》主要是在中原地区完成的。中医学者荟萃中原,孙思邈、王惟一、张仲景和李时珍均长期行医于中原。河南现存的中医药文化遗迹诸多,如在新密有曾“制九针”“尝百药”,被尊为中医药始祖的伏羲的相关历史遗迹,南阳有医圣祠和焦作有药王庙等。
河南的康养旅游资源中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甲骨文发源地安阳殷墟、七朝古都安阳、商代古都郑州、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曹魏故都许昌、殷商古都朝歌淇县、黄帝故里新郑、老子故里鹿邑、太昊伏羲陵淮阳、诗圣杜甫故里巩义、花木兰故里商丘等历史名城。河南省的森林康养资源丰富,丰富的中医药和旅游资源蕴藏于伏牛山区、太行山地区和淮河—大别山地区等地。河南的温泉资源丰富,十八地市几乎均有开发,具有代表性的有许昌鄢陵花都温泉、南阳南召莲花温泉和平顶山的尧山福泉等。
河南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山地、森林、温泉、中医药等形式多样的高品质康养旅游资源,为全省“中医药文化+康养旅游”发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河南“中医药文化+康养旅游”发展的方向
围绕仲景文化和知名中药生产基地,着力推动医疗保健、药膳养生等中医药康养旅游产品开发。以省内南阳和驻马店两市为例:南阳可借力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仲景论坛、中国艾产业发展大会和中医药文化夜市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讲座,多渠道弘扬河南中医药文化,打响仲景文化品牌。作为南药北移、北药南栽的过渡地区,中药资源丰富的驻马店可在“中医药谷”建设氛围下,将落地医药项目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发展康养研学营地项目。
河南可围绕省内优质的森林、温泉、中医药等康养资源,注重区域特色,找出各地各类康养旅游资源的核心卖点,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避免同质化问题。各级政府联合企业打造区别于其他旅游形式的周边配套设施,延长服务链,建议提供一些传统养生养老服务,如针对慢性病患者的中药调理和温泉药浴等项目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及医保目录,为康养企业提供政策扶持。推动森林及温泉康养旅游产品开发、品牌塑造及市场开拓。
河南的文化康养旅游发展正处于前期发展阶段,需进一步研究其优势条件,结合优质案例模式,从中吸取经验,来积极打造具有河南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康养旅游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