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所面临的市场,已经从原来的增量市场进入到当下的存量市场。
就整个市场体系来看,医生创办的各类医疗机构,作为特定的组织形式,如何让患者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如何使服务理念进一步细分,并最终提供出有别于对手的差异化定位和个性化诉求等等,应作为战略明确后战术上完善的有机合成。
从现实的视角来看,追求发展的医生办医,要积极应对时代变化,强化自我造血机制。
在市场竞争的激流中,如何营建专业个性化服务体系,探索潜在客户终身价值的管理,用民营医院理念结合文化内涵挖掘消费结构中独特的心理积淀,用差异化的推广凸现功能诉求中的同质化倾向,已成为明智民营医院在宣传中营销策略的首选。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老师应邀在浙江大学讲授的《新时代医院战略管理与品牌建设》实战课程,颇受社会各界欢迎和好评——
医院的成功靠战略,战略的成功靠模式,模式的成功靠管理,管理的成功靠体系。
体系是一个组织运作的结构、规范和标准,主要包括:组织体系、流程体系、激励体系和制度体系。
说起来,实战培训的目的,就是要让医院掌握互联网时代品牌塑造的核心套路,掌握把握客户思想导向客户研究洞察工具;掌握行业品牌战略决策和营销战略决策思维方式。
为此,从以下六个角度全面展开的内容就非常有针对性:
1、改进医院运营效率,即更快、更省、更好的正确行事;
2、提高医院有效运营角度,即做正确的事情;
3、达成客户锁定角度,即创建鼓励回头客的机制;
4、实现客户效率角度,即让客户尽可能简单地得到服务;
5、创造有效客户角度,即客户找到真正满足需求的服务;
6、提升客户参与角度,即基于客户体验的参与和创新。
从管理学角度看,民营医院正处于以突发性、复杂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为主要特征的“乌卡时代”(VUCA)。
民营医院高质量发展运营管理中重要概念:
【使命】医院存在发展的理由。
【愿景】医院变成什么样?
【战略】为实现战略意图,达成愿景、使命目标而进行的学科建设、人才引进、技术提升、客户价值主张选择、战略举措及战略路径选择、业务模式选择。
【运营】为实现战略目标,开展客户需求洞察、服务优化体验、技术路线选择、技术开发决策、营销策略制定、产品价格策略制定等活动,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融合最大化。
【策略】从洞察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到创造不同的有形或无形的体验,满足客户需求来实现商业价值的整个过程。
【管理】在医院运营过程中开展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活动,节省运营成本,实现医院效率最大化。
从2018年开始,民营医院涌现出“倒闭潮”,特别是去年受疫情的打击下,很多民营医院纷纷推出竞争舞台……原因虽有多种,但经营与管理的失衡是最关键的!
这些民营医院,缺乏医疗服务生态构建的战略性思考,及看准医疗市场方向的能力,几年下来还没有摸索出,一条技术与经营平衡的商业法则……
南京某民营医院创办17年,老板慕名来咨询如何完成品牌价值的升级?
我告之——
一、洞察大势,建立自己的竞争力壁垒,强化效益型发展;
二、精准聚焦,体验优化,赋能多元,服务品质升级,创造全生命周期价值,经营流量转型为经营“留量”;
三、进行产业链整合,提升认知识别和体验识别,未来的竞争是价值链的竞争;
四、传播升级,依靠内容服务寻找新的增长点,让传播在整合平台上彰显价值,因为消费者是从外向内看品牌的。
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医疗管理体制的新一轮改革,民营医院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民营医院营销的难度,民营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激烈竞争,这催生了民营医院品牌时代、资源整合时代的到来。
民营医院的品牌化过程是一个商业化的过程,也是与市场充分沟通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过程。经过漫长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医院大部分已经品牌化。中国的医疗机构即使实现了一些转变,但还没有实现品牌化的转变。
现阶段,民营医院要将服务形象、品牌形象、专业形象、专家形象、推广形象五大层次入手,采取一系列创新的营销手法,打造民营医院自己完整的专业形象。
民营医院只有充分发挥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在营销战略上大打整合牌,营销模式上大打创新牌,营销战术上大打服务牌等出奇制胜、别具一格的推广方式,才能体现出其“差异化”的优势。
随着消费者由冲动性消费向理性消费过渡,民营医院的追求应改变以往建立在欲望上而不是建立在战略思维上的做法,强调精细化运作的同时上升到精细化运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一片天地!
我在《中国卫生》杂志先后发表了《医院营销应摆脱低俗》和《以“顾客满意”为经营焦点和竞争利器》,在《中国卫生产业》发表了《医院如何营销?》,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
在最近的《健康报》上,我撰文《树医院品牌,这些事您做了吗?》。
文章中指出:当前的医院需更加清楚地向消费者传达品牌愿景及理念,主动积极地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建立关系并增强互动,实践承诺让品牌价值跃升。
因为,医院品牌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追求价值医疗和独特的市场定位,与患者建立有效连接和互动关系,培植品牌认知和赋能文化基因,在患者心智中建立情感共鸣,与时代同频共振刻不容缓。
然而,现实中许多民营医院在品牌策划、定位、文化建设、价值观等存在诸多不足,如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产品设计远远落后于顾客需求,品牌整体策划、开发更不适应医院发展要求;医疗服务产品价格多样性欠缺,未能很好适应不同层次顾客需求;品牌传播单一,营销被动,管理杂乱……
今天,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已经成为社会通用基础设施的背景下,民营医院需要用互联网思维对市场、患者、技术、民营医院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因为中国的许多民营医院尚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1、核心价值观能力;
2、营销变革力;
3、战略洞察力;
4、计划控制力;
5、组织适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