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药常识
柿子身上的三味中药
2022.11.04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柿子因其甘甜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实柿子不仅美味,柿子及其制品还有着极高的药用和养生价值。

  柿子入药功效多柿干健脾益肾通窍柿子生长周期较长,自春至秋,甚至凌冬不落,饱经风霜,先后呈青色、黄色、红色,成熟以后甘甜绵软,能补中益气,因其略带涩味,又能涩中厚肠。《神农本草经疏》言:“柿禀地中之阴气以生,故味甘,气寒,无毒,入手足太阴经。”明代医家缪希雍说:“鼻者,肺之窍也。耳者,肾之窍也。金水二脏最忌火热,二脏有火上炎,则外窍闭而不通。得甘寒之气,俾火热下行,窍自清利矣。”因柿子成熟于深秋,禀秋金清凉之性,加之金水相生,故而益肾。柿子非常适合中老年人或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形体消瘦、腹泻便血者食用。

  成熟鲜柿不耐久储,故多晒干以后备用。鲜柿去皮,切片晒干为柿干,能够清热益肾,治疗耳鼻窒塞不通。鼻塞耳聋等病可用柿干与粳米煮粥食之。《本草纲目》记载两人下血濒死,百治不应,用干柿烧灰冲服,应手而愈,即脏气清而腑病除之验。小儿秋季腹泻,可在粳米煮至临熟时加入适量干柿末,再稍煮后食用。

  柿霜清热生津,犹善止血《本草纲目》记载,“用大柿去皮捻扁,日晒夜露至干,内瓮中,待生白霜乃取出……其霜谓之柿霜。”至今民间制柿霜法仍与此同。柿霜乃柿子的精华,具有清心肺之热、生津止渴、化痰宁嗽之作用,可治疗吐血、咯血、便血、劳嗽,还能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柿霜取之不易,日常可用带霜之柿饼食疗。腹泻反胃,可用柿饼饭上蒸熟食之。产后咳嗽,气乱心烦,可用柿饼切碎煮汁饮之。痰嗽带血者亦可将柿饼作为食疗之品。

  柿蒂和胃降气,专治呃逆柿子的宿萼,即柿蒂,其味苦、涩,性平,归属胃经,有和胃降气之功。在生活中,可以用干柿蒂煮水,饮服治疗呃逆。

  柿子虽好,食之有节需要注意的是,柿子虽然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但是也有一些食用禁忌。

  首先,柿子富含葡萄糖、果糖等成分,容易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故而糖尿病患者慎食。柿子性味寒凉,脾胃虚寒者慎用。正常人也不可一次食用过多,以防寒凉之性损伤脾胃。

  其次,勿空腹食用柿子,勿酒后食用柿子。空腹情况下,柿子中的鞣酸及果胶容易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结石,引起腹痛、呕吐等症。饮酒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多,故酒后也不宜食用柿子。陈藏器云:“饮酒食红柿,令人易醉或心痛欲死。”

  此外,成熟的柿子一般鞣酸含量较低,且鞣酸在果皮中含量最多,故而要去皮食用,更不要食用未成熟的柿子。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