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秋冬季糖尿病患者如何养生
2022.11.04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糖尿病病情发展和季节关系非常密切。渐入深秋,天气越来越冷,寒意会刺激交感神经,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容易造成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更容易在秋冬季爆发或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在这个时节尤其要做好自我防护。

  中医分三型调理糖尿病糖尿病总以热伤气阴为病机核心,最明显症状就是口干,所以中医抓住津液流失这一特征,把糖尿病称作“消渴”。中医一般将糖尿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类型。

  上消病位主要在心、肺,一般表现为口渴喜饮、喉咙干热、嘴唇干燥,饮水后仍口干;小便多、颜色发黄;食量变化不明显;舌红,苔黄干涩。

  中消病位主要在脾、胃,吃得多但饿得快是中消最明显的表现,还伴随口干喜饮的情况。此外,还表现为小便频多、大便干结、头晕目眩、形体消瘦、舌红苔黄等。

  下消病位主要在肝、肾,主要表现是小便频繁且量多;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

  少苦配多酸有助控糖无论属于3种类型中的哪一种,生津护阴都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手段。

  中医认为,酸可生津,而苦能坚阴,苦寒药能通过泻火达到存阴的目的。因此,苦和酸搭配,可减轻或消除症状,有助于降低血糖及尿糖,或减少降糖药用量,使病情趋于稳定。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明确提出,黄连可治疗“消渴症”。

  苦味食饮种类繁多,比如苦丁茶和苦荞茶就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苦的茶饮、食物多偏寒性,此时正值秋季,本就天寒萧瑟,因此脾胃功能不佳的人群也不宜多食用苦味食物,但酸性的山楂和酸梅汤等可以适当选择。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在秋冬季节里可少苦配多酸,达到饮食控糖的目的。

  食疗补充固然是生津的常用方法之一,还有两个生津方法更简单,容易操作,效果也很不错,就是吞口水和细嚼慢咽,大家平时不妨一试。

  一些人在锻炼之后会出现唾液分泌增多的情况,这时一定要内吞唾液。现代医学证实,唾液可以湿润口腔,软化食物,便于吞咽;唾液中的淀粉酶还可以促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有助于消化吸收;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唾液中的黏蛋白可以保护胃黏膜,还有增加胃黏膜抗腐蚀性的作用。

  另外一个生津方法是吃饭时细嚼慢咽。一般来说,吃一口饭至少需要咀嚼36下,这时嘴里会产生大量津液,然后再慢慢顺着食物吞下。有些人吃饭速度较快,几分钟就搞定一顿饭,如果不改掉这个不良习惯,久而久之容易患上胆结石或者膀胱结石等疾病。

  运动养生以“慢”为主秋季日渐走低的气温以及冬季呼啸的凛冽寒风很容易让一些糖尿病患者难以继续坚持运动。但作为控糖的有效手段之一,运动锻炼是必不可少的。进入秋收、冬藏阶段,糖尿病患者除了在心神上要平和安宁,在行为上也要以“慢”为主,不宜做过量的运动。

  首先,建议选择不太激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乒乓球、室内羽毛球等。运动时间最好选择进餐后1小时,因为此时是血糖较高的时候,锻炼降糖的效果会事半功倍。如果选择在早晨锻炼,需注意一定要在锻炼前进食,否则容易发生低血糖。

  其次,一定要控制好运动强度,不宜出太多汗。因为秋冬季节属于阳消阴长阶段,出汗太多容易伤阳,而人体血液、津液在体内的运行循环都需要阳气为之输布运行,一旦阳气耗损,就会导致体内湿邪过重。

  以走路为例,建议每次30~60分钟,一般慢速行走以每分钟60~70步为宜,中速行走每分钟80~90步,快速行走为每分钟110~120步。体力较好的患者在行走时还可加一些负荷。走的速度应按个人体力而定,也不要刻意追求运动时间。

  秋冬季天气较冷,刚出门时难以很快适应室外温度,所以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从运动量小的动作开始做,再逐步加大运动量。运动结束时也应做些放松调整活动,如慢走几步、揉揉腿、做几下深呼吸等,逐渐从锻炼的兴奋状态回到静息状态。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