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沈复《浮生六记》里的“四心”养生
2022.09.21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浮生六记》系清代沈复所著的自传体散文集,距今已两个世纪,内容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六部分。六记各有特色,互有所长,“养生记道”部分记载了作者晚年养生之法、健康之悟,提出了“疗心、养心、安心、乐心”的观点,对当今健康养生仍有积极意义。

  疗心沈复认为“治有病,不若治于无病,疗身不若疗心,使人疗,尤不若先自疗也”。“治有病,不若治于无病”通俗地说,就是防病和治未病。在沈复看来,凡欲身之无病必须先正其心,只有做到“心不乱求、心不狂思、不贪嗜欲、不着迷惑”,才可以做到心君泰然。一旦心不能安,“即扁鹊华佗在旁,亦无所措手矣”,所以心神安定是健康的前提,在这个大前提下即便四体有病也不难治疗。

  养心“疗心”之道在于养心,养心之法在于将一切放下,没事不杞人忧天,遇到麻烦事积极面对,即“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宜过扰,即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信其自去”。只要做到了“澹志寡营,轻得失,勤内省,远荤酒;不履邪径、不视恶色、不听淫声、不为物诱”,就可以却病长生。如何养心呢?沈复认为唯读书为“颐养第一事”,不读书则生无穷怨尤嗔忿之心,烧灼不静。

  安心沈复自四十五岁以后开始讲求安心之法,认为养身之道要做到“六慎”,即“慎嗜欲、慎饮食、慎忿怒、慎寒暑、慎思索、慎烦劳,有一于此,便足以致病”,还要看淡名利,“非将名利两字,涤除净尽不可”。通俗地讲就是知足常乐,苦中寻乐。作者所居之处狭小,小到仅可容膝,但他认为“寒则温室拥杂花,暑则垂帘对高槐”,自适于天地间。他还认为,所得于天者已多,因此心平气和,无欣羡、不怨尤,所以虽经历苦楚,晚年仍能够安心自得。

  乐心生活中可乐之事甚多,要看到生活之美,人生之乐,鸡鸣犬吠可乐,四季花开可乐,山川河流可乐,日月星辰可乐。即使夏季炎热心燥时,沈复仍谓:“收水草清香之味,莲方敛而未开,竹含露而犹滴,最为爽神,可谓至快……中午睡足而起,真不啻天际真人也”。乐和苦是相对而言的,心情不同,苦和乐亦不同,看淡了乐即是苦、苦即是乐。可见快乐与否和处境有关,更与个人心态有关,沈复建议要从郁郁之中生出希望和快乐之精神。同样环境下,能战胜劣境之人较为快乐。如果“欣羡他人之福,怨恨自己之命”,则是“雪上加霜,愈以毁灭人生之一切也”。

  沈复在书中还举了两个以笑舒心长寿的事例。“梁公每晚家居,必寻可喜笑之事,与客纵谈,掀髯大笑,以发舒一日劳顿郁结之气”,认为此乃养生要诀。“曾有乡人过百岁,余扣其术,笑曰:‘余乡村人,无所知,但一生只是喜欢,从不知忧恼。’”可见一笑缓百病,并非没有道理。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