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中医教你调养自汗与盗汗
2022.08.08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一般情况下的出汗其实是保护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通过出汗,人体可以排出多余的水分,驱散热邪,从而达到身体的阴阳平衡。如天气炎热、剧烈活动、饮用热水或食用辛辣等情况后,汗孔会打开,汗出增多可及时泄热以保护人体;而当天寒饮冷和安静夜卧时,汗孔就会关闭,汗出减少,以免损伤阳气。

  中医认为,若是白天经常出汗,稍一活动就加重者,称为自汗,多因脾肺气虚引起,常表现为气短乏力、身体倦怠、容易感冒、面白少华或伴畏寒等症状。若在睡眠时出汗,醒后自止者,甚至湿透衣被,则称为盗汗,多为阴虚所致。常伴有手脚心燥热、口干咽燥、失眠、颧红等症状。若出现自汗、盗汗,除了请中医师辨证治疗外,还应做好日常生活的调理。

  饮食调养

  气虚自汗者,宜常食蜂蜜、山药、大枣、黄芪、浮小麦、莲子、芡实、山药等补气固表的食物。阴虚盗汗者应该食用滋阴补肾的食物,如甲鱼、猪肾、鸭肉、黑豆、枸杞子、乌梅、银耳、百合等。

  黄芪粥粳米50克,黄芪25克,将洗净的粳米与黄芪共入砂锅,加入适量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时时自汗,活动后汗出增多,汗出恶风,稍劳加重,感冒,气短乏力等症状调理。

  石斛西洋参老鸭汤鸭肉250克,石斛15克,西洋参10克,盐适量。将鸭肉洗净切块,大火烧开去浮沫,加入石斛、西洋参,砂锅内加水,大火烧开,文火大约煮两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此药膳有益气养阴的功效,适合气阴亏虚、神疲乏力、口干舌燥、自汗盗汗等人群。

  药茶调养

  黄芪红枣茶红枣6枚,黄芪10克,将上药加适量水,后煎汤代茶饮,可益气固表,适用于气虚自汗,动辄益甚,汗后怕冷等人群。

  乌梅枣麦茶乌梅10克,浮小麦15克,大枣6枚,将上药加适量水,后煎汤代茶饮,滋阴敛汗,适用于阴虚盗汗,心烦口渴等人群。

  穴位按摩

  合谷穴和复溜穴是止汗的常用对穴,对于自汗、盗汗均有显著功效。

  合谷穴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操作时用一手的大拇指来用力按揉对侧手的合谷穴即可,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按揉合谷穴对止手汗效果明显。“合谷”意指大肠经气血汇聚于此,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现代研究表明,按揉合谷可达到使汗腺收缩的效果。

  复溜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跟腱的前缘。操作时用一手的大拇指来用力按揉对侧的复溜穴即可,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复溜”一词中,“复”指反复,“溜”指悄悄散失,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蒸发上行。按揉复溜穴有止汗功效,在于刺激复溜能使水分代谢正常。

  此外,调理汗证,生活起居应有规律,做到劳逸结合,按时睡觉。衣着应宽松透气,内衣要选择棉布材料,注意保暖,出汗后及时擦干汗液,换上干净内衣。出汗时要稳定情绪,不要急躁,更不能贪凉,以防寒邪乘虚而入,引发感冒。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