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聚焦:儿童青少年抑郁症
2022.07.06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和成年人相比,孩子往往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抑郁情绪,常以儿童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快乐”。当孩子出现扔东西、发脾气、烦躁不安或不爱与人交流、独自发呆等情况时,很多家长并不会与抑郁症相联系,反而以为是孩子不懂事、闹脾气,导致儿童抑郁症很容易被忽略。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广安门医院睡眠心理科创始人、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汪卫东介绍,儿童抑郁症指发生在未成年时期,以显著而持续的情绪失落、兴趣缺失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疾病,具有识别率低、治愈率低、自杀率高等特点。目前本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儿童抑郁症主要症状包括:大部分时间都情绪低落,疲劳,睡眠紊乱,丧失兴趣,精神运动性紊乱,体重明显增加或者减少,注意力不集中,内疚,反复出现自杀观念、企图自杀或有自杀的具体计划等。汪卫东介绍,目前儿童抑郁症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仍以成人抑郁症诊断标准为基础,即满足上述症状中的5项或以上,并且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其中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和丧失兴趣)至少存在1项,才可以被确诊为抑郁症。

  症状具有特殊性需注意鉴别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精神病学协会2013年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特别提到了儿童抑郁症可能存在的特殊症状:在心境方面,儿童可能表现心境易激惹,而非悲伤;在体重方面,儿童可表现为体重改变不明显。比成人相比,儿童会有更多的躯体不适,但随着年龄增长,其症状会与成人抑郁症症状逐渐接近。

  另外由于儿童抑郁症症状不典型,应特别注意与双相情感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恶劣心境、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等疾病鉴别。目前儿童抑郁症主要有以下筛查工具:①儿童抑郁问卷,是国内外最常用的评估儿童抑郁症状的量表,适用于7~17岁;②青少年抑郁量表,适用于11~20岁;③儿童抑郁障碍自评表,适用于7~13岁。

  检出率低预后不佳应引起重视

  2017年英国针对儿童抑郁症的一项调查发现,5~10岁儿童患病率约为0.3%,11~16岁患病率约为2.7%,17~19岁患病率约为4.8%。而我国儿童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至今鲜有研究报告。不过在《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我国儿童抑郁症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检出率为17.2%,重度抑郁为7.4%。

  汪卫东介绍,儿童抑郁症患者在成年后复发的可能性很大,甚至可能向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发展。起病年龄越小、过去发病次数越多,复发的概率越大。有报告显示,抑郁症是全球范围内10~19岁儿童患病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青少年伤残调整损失寿命年(测量特定人群疾病负担与干预效果的指标,用来量化因伤害或疾病损失的健康寿命)的第三大常见原因。

  【儿童抑郁症,深层原因在家庭】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科主任 毛稚霞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加之近几年的疫情,人们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焦虑情绪。有些成年人生活工作不尽如人意,满腹抱怨,不希望孩子像自己这样,就会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背负着父母的期待努力学习,同时又接收着父母的抱怨,甚至有时还要忍受父母情绪的发泄。孩子小小的心灵承受着过大的压力,得不到释放,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抑郁症。在门诊,有很多孩子跟我说“活着太累了”。

  在患抑郁症青少年的家庭中,家长习惯用缺陷取向的思维方式对待孩子。他们更善于发现自家孩子身上的缺陷,看到别人家孩子的长处,用其他孩子的长处和自己孩子的短处比较,看不到孩子的进步。我在临床中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时,常常让家长说说自家孩子有什么优点,很多父母憋了半天竟然一个优点都说不出来。孩子的进步是需要被认可被肯定的,长久得不到认可和肯定,就会自卑乃至抑郁。

  还有一部分抑郁症儿童在家中曾经受到过家长的轻蔑、忽视、人格攻击,或者是指责、生硬地讲道理。当孩子不开心、感到疲惫时,父母不仅不给予支持、不询问背后的原因,还说“这没什么”“想开点”“别在意”“专心学习就好”,有的家长甚至还会有意无意地指责孩子“笨”,以及表现出一些轻蔑的眼神、语气、动作等。这些就像是一根根刺扎进孩子的心,有的会持续到成年,甚至是一辈子。

  还有一类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不用家长操心,但是父母经常吵架或冷战,孩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还要给父母提供情绪价值,做安慰父母的工作。我的一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曾为了抚慰父母吵架、冷战后“受伤的心灵”,自学了一些心理学知识,甚至在学校也成为帮同学们排忧解难的“锦囊大哥”,但就在一次考试失利后,这个孩子整个人崩塌了,出现了自杀的想法。

  当今社会有个普遍现象就是对儿童青少年的要求唯学习成绩至上,给孩子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对很多孩子而言,学习更像是老师和父母安排的一项任务,他们不知道学习真正的意义所在。有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抑郁症孩子和我说:“我每次参加考试都很担心考不好,考不好我就一文不值了,他们就不再爱我了,我真的好累……”这样的大环境导致很多孩子的内心十分空洞,容易形成价值观缺陷。

  需要指出的是,抑郁症有遗传性的内因。孩子禀承父母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如果母亲是外向的肝火旺体质,性格直,父亲是内向的脾虚体质,做事谨慎周到,这样的父母生下的孩子较容易患上抑郁症。临床上这类抑郁症的孩子,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内心莫名地起急,甚至有自伤的行为,实际上肝火和脾虚就是孩子体内产生抑郁情绪的源头。总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尤其是孩子的性格。

  以上种种情况,我谈的最多还是家庭,父母给了子女生命,不代表能给子女幸福的生活。我们看到的问题本身,往往不是问题,而是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成了问题。我常在门诊提醒很多家长,应该更多审视一下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尤其要注意表情、语气等细节。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家长要相信他们,给他们更多精神层面的关注、认可和无条件的爱。

  “妈妈,我将来想考中山大学!”年仅14岁的初二女孩王依依(化名)非常兴奋地向母亲描绘着自己的大学梦。看着孩子阳光的笑容,母亲郭丽萍(化名)心头的大石终于落了地。4个月前,郭丽萍曾带着女儿到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就诊,孩子被诊断为中度抑郁。

  王依依的接诊医生、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医师李艳谈到,作为留守儿童的王依依自小性格敏感、怯懦,来到父母身边后又被灌输了“只有成绩好才是不辜负父母”的想法,导致心理压力非常大,常常出现高压下的应激反应,如一听到与考试有关的任何消息就紧张得吃不下、睡不着,甚至还会用小刀在自己身上划方块。由于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情绪异常很容易影响身体,王依依就有胃炎、鼻炎、口腔溃疡等抑郁症的常见共病。

  郭丽萍担心抑郁症会成为女儿一辈子的阴影,可令她惊喜的是王依依连续服中药4个月后就基本恢复了健康。中医药抗抑郁背后有着怎样的秘密?

  中药里藏着抗郁密码

  “辨证论治是关键。”李艳说,中医认为身心一体,情绪失常与五脏失衡有关,王依依的主要病机就是肝郁、脾虚、心火旺,遣方用药的核心在于健脾,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且脾藏意,是掌握人体精气神的重要开关,另外还要疏肝、清火、养血,同时兼顾治疗胃炎、鼻炎,整体推动患者的身心走上正循环。

  “与西药相比,中药抗郁更具优势。”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身心医学科主任阎兆君说,目前市场上专门针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西药非常少,临床用药多是在成人用量的基础上酌情减量,常常导致药物依赖、嗜睡、思维迟钝、发胖等副反应。家长往往因担心抗郁西药对孩子生长发育不利而求助于中医,对于轻、中度抑郁,疗效突出且安全性高的中药的确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西药,因为中药中蕴含着古老的抗郁密码。

  阎兆君介绍,中医对包括抑郁症在内的情志病认识非常早,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之说,《神农本草经》中已经有了志、意、精、神、魂、魄、情、欲的药用分类雏形,传至宋代臻于完善,金明以降又有流失。目前传统志、意、魂、魄、精、神证治方药体系已得到初步修复,如针对志不足证,代表方为强志散,代表药物如巴戟天、当归、百合、茯神等;针对意不足证,代表方为升补意气方,代表药物如柴胡、淫羊藿、五加皮等;针对魂亢证,代表方为镇魂方,代表药如桑白皮、龙骨、琥珀等。

  阎兆君认为,古人通过取象比类、司外揣内的思路找到了通过调理五脏而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而现代药理学研究也支持中药的抗郁功效,如柴胡可通过抑制五羟色胺的门控离子通道受体5-HT3R来控制钙离子含量,进而改善抑郁症状。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情感障碍科(中西医协同抑郁症病房)主任刘兰英开发的健脾解郁方,经实验研究证明,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善抑郁并提升认知功能。所以,患抑郁症的孩子在服用对证中药后,不但身体不适得到缓解,心情也跟着明媚起来,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中医外治唤醒沉睡的抗郁力量

  “中药虽好,可孩子喝不下怎么办?”面对很多家长提出的难题,刘兰英专门研发出一系列中医外治疗法。

  “中药不一定要吃,还可以贴、可以闻。”刘兰英谈到,将含有疏肝、理气、清热作用的中药贴敷于孩子的内关穴、涌泉穴等,能有效改善抑郁及其常伴随的失眠、多梦等症状。她还带领团队用含玫瑰花、郁金、合欢花等24种中药的解郁安神方制成抗郁香囊,中药散发的气味通过鼻黏膜进入人体,研究证明其有效率达65%以上。“闻着中药的清香,心仿佛就能静下来”“香囊挂在床头,睡得格外香”……这种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推拿、耳穴疗法、经皮电刺激也是必要手段。”刘兰英说,抑郁症涉及全身心,中医的“十八般武艺”均可用上,她还带领团队深入研究了五行音乐的抗郁作用,比如压抑情绪在五行中属“土”,宫调式音乐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等对舒缓抑郁很有帮助。

  在阎兆君看来,人体本身就拥有自我调整的抗郁力量,只是抑郁症患者处于身心失调状态,这种力量沉睡了,而中医外治能以轻灵之法激发出人体潜藏的能量,祛邪而不伤正,非常适合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

  抗郁“马拉松”护航孩子成长

  “对于成年人来说,抑郁症没有治好一说,治疗目的仅是尽量减少复发,但对于儿童青少年群体,如果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有可能使他们成年后不再复发,从根本上减少抑郁症发病率。”阎兆君强调,防治抑郁症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必须有持续的心理辅导、定期的复诊观察,从家庭环境到学习环境都需要全面调整。

  刘兰英谈到,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有严重创伤性经历,或与父母、老师有交流障碍等问题,靠医疗手段控制住病情后,整个家庭的交流方式、教育方法都应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整,帮助孩子建立积极心态,复诊时还要通过专业检查和问卷深入了解孩子的身心状态,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3~5年。

  阎兆君认为,很多抑郁症患者本就属抑郁体质,但孩子的生长力和修复力都很强大,只要在其有抑郁倾向或处于抑郁情绪中时就及时给予干预,即使患过抑郁症也不会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