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来了一批老专家!”3月以来,到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居民们纷纷发现。原来,该中心的年轻医生们投身抗疫一线后,原本退居二线的年长医生们纷纷主动请缨驻守门诊。今年58岁的全科副主任医师关金辉就是其中之一。
“老将”坐诊 服务患者3月30日下午4时,关金辉走进中心全科1号诊室。3月以来,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中心各卫生站点停诊,目前只开设全科门诊及相应辅助科室。为方便居民就医,中心延长门诊时间,每天排两个班,分别是早上8时至下午4时、下午4时至晚上8时。以往,下午4时前后就诊居民较少,但是这天不一样,就诊的队伍排到了候诊厅外。手里攥着862号的居民徐丽萍在等了将近1个小时后,被叫号到1号诊室。
“家里老人一位有心梗,一位有高血压,来开些药。”“之前吃的是什么药物?”“以前来过的,你们系统能查到吗?”“不好意思,这是3月1日新上的基层医疗信息系统,之前的数据还没有完全导入,我推荐两款治疗药物,你电话联系老人再核实一下。”经过一番沟通和核实后,徐丽萍拿到了用药处方。“关医生很专业,也很细致耐心。”徐丽萍满意地说。受疫情影响,不少居民担心所在小区被封控,影响买药和用药,尤其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买药心情很迫切。“平均每天就诊人数达1000多人,比以往至少翻了一番。”关金辉说,虽然中心6个全科门诊全部开放,但目前人手仍然比较紧张。
随时待命 坚守门诊疫情期间,安抚患者的情绪也是诊疗的重要一环。“有的患者想要开多个疗程的药物,但不符合相关用药规定;有的患者过分担心疫情对自身疾病的影响,需要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关金辉说,在接诊大流量患者时,医务人员要拿出更多耐心,细而又细地做好解释工作,减轻患者的压力,消除患者的疑虑。
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实际上,关金辉已经连续值班多天。3月30日,她原本轮休,但值班的年轻医生临时接到社区核酸检测任务,她便主动站了出来。“我们一直处在待命状态,排的班随时会变化。”关金辉说,“年轻同事们忙的时候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比我们更辛苦,我们年长的有义务、有信心把门诊坚守好。”记者了解到,本轮疫情发生以来,50多岁的关金辉、徐文琴、周小全等全科医生克服种种困难,始终守在门诊一线,为年轻医生们抗击疫情扫除了后顾之忧。截至4月1日,中心参与疫情防控医务人员近2000人次,完成上门采样3.5万多人次,楼道封控采样3万多人次;开展小区封控和楼道封控疫情防控300多个,与兄弟单位完成辖区大规模核酸筛查80多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