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王大姐自从生过小孩后,就出现了间歇性用力后小便不自主流出的情况。刚开始的症状比较轻微,但近两年病情明显加重,有时只要站立尿液就会流出来,每天要使用好几个尿垫。除此之外,王大姐还有尿频、尿急的症状,每天排尿近20次,每次排尿又没多少,这让她苦不堪言,遂来到泌尿外科就诊。经过检查,王大姐被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在手术治疗、口服中药调理和盆底肌训练后终于痊愈,恢复到以前的正常生活。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咳嗽、大笑、打喷嚏、起立、奔跑等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流出,严重者甚至在体位变化的时候也会出现。本病主要见于产妇或绝经后女性,因阴道前壁支撑力下降、盆腔组织功能障碍等因素发生。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相对少见,多为前列腺手术后发生,特别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
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被国际尿控学会定义为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实验室检查无明确感染证据及其他明显的病理学改变。有数据显示,我国膀胱过度活动症总体患病率约6%,女性多于男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认识
压力性尿失禁和膀胱过度活动症属中医学“淋证”“劳淋”“虚淋”“遗溺”等范畴。《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提到:“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素问·奇病论》有“有寝者,一日数十溲”的记载。《素问·咳论》亦云:“膀胱咳状,咳则遗溺。”
王大姐正是因为产后瘀血阻滞下焦,损伤膀胱,开阖失司,故见小便失禁。久病耗气,损及脾肺,肺脾气虚,不能约束水道,故小便失禁日益加重,此即上虚不能治下也。久病恼怒伤肝,故也有肝郁气滞的情况。所以王大姐在术后服用了益气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的中药,情况大有改善,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如何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常引发精神焦虑,造成沉重负担,需要患者积极面对,积极治疗。本病的治疗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适合不同的治疗方法。
当患者以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为主时,应先从调整生活方式开始,如盆底肌肉锻炼和膀胱训练可明显改善症状。药物治疗主要是抗胆碱药物,用药30天内需记录好排尿情况,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包括观察、继续用药、手术等。
当患者以压力性尿失禁症状为主时,可先行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术后50%~70%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也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术后可以继续针对膀胱过度活动症进行调理。
中医辨证论治在本病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压力性尿失禁和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都比较轻微,可以通过服用中药同时改善两者症状,不一定急于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