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药常识
薰莸可辨 药香可寻
2022.01.06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出自《离骚》,诗中所说的江离、辟芷、秋兰都是香草的名字。《离骚》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之作,可见有关香草的记载与使用,早在《离骚》中即可觅其芳踪。

  诗中的“辟芷”即白芷,是古人***爱的香草之一。因其叶片中富含挥发性的芳香物质,古人常用它来煮水沐浴,亦或做成香囊,佩戴于身。

  白芷作为中药,也广泛应用于临床当中。白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带下证以及疮疡肿毒等。

  诗中的“江离”是川芎,有特殊的香味。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具有祛风止痛、活血行气的功效,常用于血瘀气滞痛证、头痛、风湿痹痛等症。

  诗中“秋兰”所指有两种说法,一为泛指兰花,因兰花有幽香,常作香料。《纲目拾遗》中有“素心建兰花除宿气,解郁”“蜜渍青兰花点茶饮,调和气血,宽中醒酒”的记载,但现代临床应用并不多见。又一说“秋兰”指菊科泽兰属的植物,因叶子有香味,常用来制成香料,用于沐浴或直接佩戴在身上,其药用可除虫辟邪,是著名的古代香草之一。《孔子家语·在厄》中说:“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在诗句中用“芝”“兰”比喻具有美德的君子。

  在古代,人们常以香草制成香囊,作为饰品,在端午节更是以香包来祈福,这成为民间求吉避邪的一种重要习俗。所以,馥郁芬芳的香草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实,香草在发挥其怡人之香的作用外,更大的贡献是作为我国传统中药而具备的药用价值。

  除了香草,还有臭草。如成语“薰莸有别”中的“薰”指的是香草,“莸”指的便是臭草。“薰莸有别”出自于《孔子家语·致思》中“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虽然“薰”“莸”原意指香草和臭草,但孔子实则是将“莸”喻为恶物。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屈原当年遭小人馋毁,被楚怀王流放,遭遇苦难挫折,陷入孤独绝望的境地,投江自尽。故《离骚》中多以“恶草”喻小人。如“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这句诗中就展现了三种“恶草”,其中“薋”指蒺藜,“菉”指荩草,“葹”指苍耳。之所以被冠以“恶草”之名,是因为蒺藜、苍耳子均为果实具刺之物,而荩草则属于妨碍农作物生长的蔓生杂草。

  但这些“恶草”作为传统中草药,其医疗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如蒺藜具有平肝、解郁、明目、祛风的作用,临床常用于头痛眩晕、乳闭乳痈、胸胁胀痛、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等症。苍耳子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风寒头痛、鼻渊、风疹痹痛、风疹瘙痒等症。对于荩草,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其功效:“主久咳,上气喘逆,久寒,惊悸,痂疥,白秃,疡气。杀皮肤小虫。”但现代临床中荩草已不常用。

  不管是被文人墨客冠以“香草”之名也好,还是喻为“臭草”也罢,这些传统中药都默默发挥着自己的药用价值,我们都不能忽视其临床存在的意义。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