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黄酒一杯御冬寒
2022.01.06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还没有从立冬的寒风中回过神,三九寒天如期而至,这个季节较好有晶莹的雪花,轻盈地在树枝间翩翩飞舞。所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此时饮一杯酒,***是较好的选择。

  喜欢喝酒,源于中国传统的酒文化。读高中的时候,曾经看过散文家梁实秋先生的《饮酒》,该文写道:“看山观海,久了也会腻烦,于是呼朋聚饮,三日一小饮,五日一大宴,豁拳行令,三十斤花雕一坛,一夕而罄。七名酒徒加上一位女史,正好八仙之数,乃自命为酒中八仙。”梁实秋先生所饮之花雕,应属于黄酒。我的老家在河北省内丘县的农村,一望无际的冀南平原,少山缺水。无法像梁先生那样“看山观水”,也没有梁先生饮酒时的豪爽,我只是在冬日闲暇时,陪年迈喜酒的老父亲,在雪天里小酌两杯。

  真正对酒有所认识,始于今年暮秋,我有缘走进内丘的一家酒厂,从酒厂的发展史,了解悠久的酒文化。

  传说,扁鹊曾带着两个徒弟沿太行山南下,见蓬鹊山一带中草药特别多,又赶上当地瘟疫流行,人们为躲避瘟疫纷纷逃亡异地,百里内处处凋敝。扁鹊遂以米粉、米糠为原料自制酒曲,派弟子取山泉,以米黍酿酒,并采鹊山多味中草药溶于酒内,送给逃难的乡亲以祛病强身。扁鹊将酿酒之法传于当地百姓,从此,扁鹊的酿酒之法在内丘得以传承,被人称为“鹊酒”。

  在中医药学的发展史上,有“医源于酒”的说法,从古体的“醫”字写法上就能看出来。“醫”字的下半部分“酉”代表酒,而且酒本身也是一味中药。酒,乃水谷之气,性味甘、苦、辛、温,入心、肝、肺、胃二经,具有上升和发散的特性,可通血脉,散瘀血,行药势,祛寒气。故《汉书·食货志》称“酒乃百药之长”。

  酒种类众多,其中的黄酒可做药引子。药引是引药归经的意思,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尽管酒类众多,琳琅满目,但果酒不宜与中药配伍,白酒的酒精度数又太高了,黄酒的酒精度适中,故而黄酒比果酒、白酒更适合作药引子。黄酒是医药中的重要辅料之一,它发挥的“药引子”作用不可忽视。现在进行中药炮制,依然常用黄酒浸、蒸、炒、炙一些中草药,或用其调制中药丸及各种药酒。我们村里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中医,他所开具的处方中常需要用酒或枣做药引子。许多人不解,问其道理,老中医说:“这是中药药性决定的。以丹参打比方来说,它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但它味苦、性微寒,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遇温则行’,所以用酒送服丹参,或者是用酒浸泡后服用,可借助酒的热性,增强丹参活血的药效。”

  黄酒一杯御冬寒,在寒冷的三九天里,烫一壶黄酒,驱寒暖身,品味其醇香,不失为一种生活的乐趣和享受。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