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凛冽寒冬悄来临 取暖警惕暖气病
2021.12.14来源:中医中药网

  "暖气病"并不是医学上的病种。它主要是因为暖气、空调等取暖设施的使用,造成室温过高,室内空气过于干燥,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会蒸发掉约1000毫升水分,其中经皮肤600—700毫升,经呼吸道300—400毫升。

  长期处在“暖气房”中,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如烦躁不安、皮肤发紧、鼻咽干燥、胸闷、头晕眼花、虚弱无力等。这些就是让暖气给热出来的"暖气病",造成“暖气病”的***原因在于人体水分丢失。

  “暖气病”影响五大系统

  1、呼吸系统

  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声嘶,都是“暖气病”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

  室内空气过于干燥,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减少,灰尘、细菌等大量附着在黏膜上,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进而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通常,如果及时补水,这些症状都能得到缓解,但如果持续时间太长,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减少,灰尘、细菌等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2、心血管系统

  暖气过热会“抢走”人体的水分,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压升高,还可能因血压波动大,冠状动脉“不堪重负”,引发冠心病。

  屋里暖气过热,和室外温差太大,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大、冠状动脉“不堪重负”,引发冠心病。

  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气病”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导致心慌、胸闷等症状。

  3、泌尿系统

  来了暖气后屋内太干,体内水分丢失多,如果又经常忘了喝水,可要小心,你的尿量会越来越少。

  正常人尿量应该在每天1500—2000毫升左右,它能起到冲洗尿路、避免感染的作用,如果尿量过少,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4、皮肤

  在冬天,人的皮肤本身就容易干燥、瘙痒,若在温度较高的“暖气房”里待久了,更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甚至断裂,从而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老年人皮肤瘙痒,不当抓挠还会造成湿疹。

  5、眼睛

  冬季户外风干物燥,如果回到室内又因为温度高造成机体缺水,会影响泪液的循环,造成干眼症。眼结膜干燥极易增加患“红眼病”的风险。

  怎样才能减少患上“暖气病”的几率?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1、室温不超过22摄氏度

  要想预防“暖气病”,控制好居室温度、空气湿度***关键。具体来说,室温18℃~22℃;湿度50~60为宜,如果使用加湿器要定期消毒。

  一方面可以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另一方面也避免室内太干。

  冬天室温稍微低点对健康更有利,有研究表明,室温在15—20摄氏度(17摄氏度较佳)时,脑力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较高。

  2、“补水”不能只靠多喝水

  很多人都以为补水就是简单地喝水,可有些人水没少喝,还是觉得口渴,这是因为没有补充电解质。大量饮用纯净水而不补充电解质的话,会导致电解质失衡,引起自发性的脱水。因此,在喝水的同时也要补充电解质。

  3、多吃新鲜果蔬

  每天要保证2000毫升的饮水量,还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皮肤较干的人,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韭菜、胡萝卜、牛奶、小白菜、茴香、菠菜、动物肝脏等。

  4、暖气片上放盆水

  空气中相对湿度在45%—65%时,人体感到***舒适。

  用加湿器时,一定要保证每天换水,每周清洗一次,否则容易滋生病菌,引发呼吸道感染。

  要想让水迅速蒸发,较好的办法是加大水和空气接触的面积,比如用拖把多拖几次地。

  5、每天通风半小时

  冬季户外活动减少,更要适当开窗通风。较佳时间段为上午9点至下午5点之间,开窗通风半小时左右。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