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黄帝内经》养生秘诀:三寒,两倒,七分饱
2021.12.01来源:光明网

  《黄帝内经》讲:“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饮食起居,都有自然规律可循。

  记住这套顺口溜:

  三寒两倒七分饱,健健康康活到老!

 1、三寒

  所谓“三寒”,就是要预防三种寒气。

  从而增强正气,防止邪病入侵。

  防风寒

  俗话说“春捂秋冻”,但也要有个度。

  秋天风寒,并非人人可冻,当心冻出一身病!

  身体这三个地方千万别受风,老病根都是这样留下的。

  头为诸阳之会,心脑血管病患者、偏头痛人群,要注意保护头部别吹风。

  颈部血管集合,受风寒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腹部脏器众多,又没有骨头保护,是人体***脆弱的部位。

  肚脐眼又称神阙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尤其要保护好。

 防寒湿

  寒必伴有水,水液停滞结聚而为湿。

  寒重一分,则湿亦重一分,寒湿互结。

  《黄帝内经》讲:“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寒湿入内,容易伤人体下半身的关节。

  导致下肢发凉、麻木、疼痛,甚至破溃、发黑、坏死。

  比如老寒腿,就是腿沉、腿凉、腿肿胀、腿发困等。

  应格外注意关节防寒,不穿短裙、短裤,不露膝、脚踝。

  若是关节觉得冷,可以给自己加个护膝,或者将双手搓热覆在关节上。

  防虚寒

  虚寒的人,往往面色比常人白,而且很少口渴。

  他们体质虚弱,基础代谢率低。

  体内产生的热量少,四肢即使在夏天也是冷的。

  ***典型的症状是畏寒怕冷、手脚冰凉。

  除少部分人是先天阳气不足外,大多数人都是贪凉。

  少吃生冷食物,杜绝长期熬夜等不良习惯,可以有效预防。

  2、两倒

  《黄帝内经》讲:“起居有常。”

  所谓“两倒”,就是要睡好“子午觉”。

  子时大睡

  子时,指半夜11点到1点。

  此时阴气***盛,而阳气衰弱。

  《黄帝内经》讲:“阳气尽则卧。”

  子时不睡伤阴,阴虚容易嗜睡。

  这个时候***容易入睡,而且睡眠质量较高。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凡眠,先卧心,后卧眼。”

  意思是,说睡前一定要稳定情绪。

  静静地躺着,然后慢慢合上双眼,自然就酣入睡梦。

  午时小憩

  午时,指中午11点到1点。

  午时阴长阳消,午睡一刻值千金。

  《黄帝内经》讲:“阴气尽则寐。”

  午时不睡伤阳,阳虚容易失眠。

  午睡应以“小憩”为主,时间以半个小时为宜。

  午睡时间太长,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晚上的睡眠。

  明朝太医刘纯说:“饭后小憩,以养精神。”

  午睡对消除疲劳、增进健康非常有益,是一项自我保健措施。

  七分饱

  《黄帝内经》讲:“饮食有节。”

  一是要有节制,吃饭只吃七分饱;

  二是要有节律,每顿饭尽量做到定时、定点、定量。

  中医认为,胃主收纳,脾主运化。

  过饱则伤脾,过饥则伤胃。

  脾胃不和,容易引起其他的疾病。

  七分饱,是一种似饱非饱的状态。

  胃里没觉得满,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

  进食速度变慢,此时就应该停下筷子,管住自己的嘴。

  老话说:“吃饭七分饱,胃口好到老。”

  通常来说,在用餐时间规律的前提下。

  这顿饭吃七分饱,在下一顿饭之前不会有明显的饥饿感,反而会胃口大开。

  否则就说明没吃到七分,可以适当再加点量。

  长期坚持只吃七分饱,不仅可以保证营养摄入,还利于控制体重、保持头脑清醒。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