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药常识
葛根:升阳解肌止泻
2021.11.15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葛根为豆科葛属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块根。主要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的功效。临床常用于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等症。

  古籍中对葛根多有记载。《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其“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名医别录》中记载其可“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治消渴,伤寒壮热”;《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其可以“杀野葛、巴豆、百药毒”;《药性论》中记载其能“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熬屑治金疮,治时疾解热”;《日华子本草》记载其能“治胸膈热,心烦闷热狂,止血痢,通小肠,排脓破血,敷蛇虫啮”;《本草纲目》记载其能“散郁火”。

  对于胃火重的人而言,葛根是不错的药物。如《本草汇言》中记载:“葛根……泻胃火之药也。”此外,葛根还能助升脾胃清阳之气,《本草正义》里记载:“葛根,气味皆薄,***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葛根属解散之药,但是与很多辛热的解散之药不同,葛根性味属甘凉。比如《本草正》中记载:“葛根……凡解散之药多辛热,此独凉而甘……故解温热时行疫疾,凡热而兼渴者,此为***良。”

  葛根生用与熟用的功效也有不同,比如,《本经逢原》中记载:“葛根轻浮,生用则升阳生津,熟用则鼓舞胃气。”

  葛根在使用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本草正》中提醒“其性凉,易于动呕,胃寒者所当慎用”;同时,《本草从新》中告诫“夏日表虚汗多,尤忌”。

  古方举例

  治伤寒及时气温病及头痛、壮热、脉大,始得一日:葛根四两,水一斗,煎取三升,乃纳豉一升,煎水升半。一服。捣生葛根汁,服一二升亦为佳。(《肘后方》)

  治酒醉不醒:葛根汁,一斗二升饮之,取醒止。(《千金方》)

  治血痢:葛粉三两,蜜一两。上以新汲水四合搅调。空心顿服之。(《食医心镜》)

  治金疮中风痉:生葛根一斤(锉)。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每热服一小盏,日三四服。(《圣惠方》)

  治癍疹初发,壮热,点粒未透:葛根、升麻、桔梗、前胡、防风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全幼心鉴》)

  现代应用

  现代研究发现,葛根中的葛根素具有调节免疫、保肝、降糖、调血脂、抗肿瘤、抗氧化以及保护心脑血管等广泛药理作用。

  葛根为药食同源之品,食用葛根时常将其打成粉。用葛根粉加工而成的药膳既美味可口,又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兹列如下。

  桂花葛粉羹:桂花糖5克,葛根50克。先用凉开水适量调葛粉,再用沸水冲化葛粉,使之成晶莹透明状,加入桂花糖调拌均匀即成。此羹具有退热生津,解肌发表的作用,适用于发热、口渴、心烦、口舌溃疡等病症。

  葛根粉粥:葛粉200克,粟米300克。用清水浸粟米一晚后捞出,与葛粉同拌匀,按常法煮粥。此粥软滑适口,清香沁脾,具有营养机体、升举阳气的功效,可防治心脑血管病症,高血压、糖尿病、热性腹泻、痢疾患者宜常食之。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