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观察 > 医药速递
倒计时!大批药企将出局
2021.11.01来源:商务部

  行业整合大势所趋,中小药企出局已成必然...

  近日,高层政策频传整合信号,医药工业、商业集中度持续提高,强者恒强、弱者出局已是历史潮流。

  01 医药商业兼并整合趋势已成

  10月28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提高行业集中度的要求。

  到2025年,药品流通行业培育形成1-3家超五千亿元、5-10家超千亿元的大型数字化、综合性药品流通企业,5-10家超五百亿元的专业化、多元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100家左右智能化、特色化、平台化的药品供应链服务企业。

  同时,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市场总额98%以上;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6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

  根据上述要求,头部企业拿下更多市场份额的同时,医药流通行业的结构要进一步优化。

  指导意见支持药品流通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大型现代药品流通骨干企业。鼓励具有网络优势的中小企业与骨干企业重组,实现优势互补和服务延伸。

  头部企业占据更多市场,行业持续兼顾重组成为未来4年医药商业领域的主旋律。

  02 超万家中小药商市场空间压缩

  根据商务部日前发布的《2020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截至2020年末,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1万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6298家、下辖门店31.29万家,零售单体药店24.10万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55.39万家。

  报告显示,去年,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73.7%,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在头部企业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的背景下,指导意见进一步要求,用4年时间,前100位药品批发企业占医药市场总规模占比要进一步提高24.3%,达到98%以上。

  如果仍然按照国内市场药品批发企业数量1.31万家计算,也就是说,剩下的1.3万家中小医药批发企业剩下的市场空间将不足2%,市场空间压缩、被整合甚至被迫出局是这些中小药批不可回避的命题。

  报告指出,近年来,全国性和区域性药品批发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强强联合,扩大市场覆盖率,提升了集约化程度。

  根据四大医药商业企业2021年半年报的财务数据,国药控股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近2500亿,上药、华润在1000亿左右,九州通刚超过600亿,这距离1-3家超五千亿元、5-10家超千亿元药品流通企业的格局仍有不小差距,基于这一目标,作为行业排头兵的大型医药商业公司加速兼并重组是大概率事件,与此同时,中小药商卖身或出局也已是题中之意。

  政策是驱动大型企业整合与中小企业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动因。

  有分析指出,随着带量采购的常态化,国采品种对于配送范围、配送时效均有极高的要求,国采产品又动辄平均50%以上的降价,医药商业公司不得不面临毛利下滑、成本控制的挑战。

  面对带量采购这一政策契机,四大药商在***的半年报中均表态积极参与——主动承接带量采购相关产品的市场份额,拿下更多配送权,加速网络覆盖,与相关医药企业合作。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药商在国采、省采品种的配送中,身影开始逐渐淡去。

  值得注意的是,除全国药品集采外,随着药品两票制,鼓励一票制,耗材两票制的大范围推广,大型医药商业公司亦凭借成本、渠道优势,逐渐占领更大市场。

  03 中小医药工业挑战不断

  如果说医药商业领域未来四年的主题是兼并整合,那医药工业企业的四年趋势则避不开带量采购。

  10月15日,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发布《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逐步扩大采购范围,力争2022年底前采购药品通用名数超过300个。

  到“十四五”期末,每个省份国家和省级组织的集中带量采购药品通用名数要超过500个。

  鼓励以省为单位或建立省际联盟对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以外、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耗材实施集中带量采购,每年至少开展或参加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各1次。

  有权威人士表示,目前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纳入的品种有218个,省级纳入带量采购的品种有230多个。

  根据明年底国采纳入品种超300个来倒推,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一年两批常态化开展几成定局,每轮纳入品种预计在50个左右,仍然以过一致性评价满3家的化药为主。

  如果以“十四五”期末超过500个倒推,后续还有近300个品种,将陆续纳入国采。

  现阶段,第五批国采基本全国落地,第六批国采(胰岛素专项)报量完成。

  带量采购常态化定局之下,根据以往几轮国采的中选企业情况不难窥见,拥有资金做一致性评价、产品线完备、有成本控制能力、产品供应稳定的大型国内药企将成为国采品种的供货主体。

  无力开展一致性评价、不符合参与国采要求的中小企业,将逐渐随着过一致性评价品种的增多,更多品种纳入国采,而逐渐失去公立医院市场。

  在潮水的冲刷之下,大的石块能依然坚挺,而小的砂石或许身影难觅。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