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一带一路 > 媒体报道
推进中医术语标准化 加强中医对外传播
2021.09.22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中医术语植根于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和延绵不断的语言文字发展史之中,反映了中国人独有的生命观、健康观和疾病观,是中国医学文化积淀的产物。中医要走向世界面临的首道关隘就是将这些独具特色的概念通过语言转换和文化转译的方式阐释给存在较大文化差异的国外民众。加强中医的对外传播,术语的再概念化和再范畴化是必由之路,须通过规范中医术语、厘清中医术语外译标准并加快构建中医术语语料库来抓基点、强支点、寻找突破点。

  以中医术语规范化为基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龚益认为,“术语是传播知识、技能,进行社会文化、经济交流等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体现其所在时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小语言单位。”鉴于目前仍存在不同形式的术语混用现象,中医术语规范的起点在于持续发掘中医术语与历史、文化的关系,探查中医概念语义嬗变的历史进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审定公布科技名词的权威性机构,先后公布了涉及中医外科学、皮肤科学、肛肠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及骨伤科学等基本名词。未来,各类中医学术组织应加强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深度合作,按照有利于术语使用和文化传播的原则,就本学科基本和衍生名词术语分类、撰写原则和体例达成共识,共同促进名词术语范例的撰写和名词术语数据库的完善。要通过与百度等搜索引擎、各类新闻出版机构合作等方式推广规范化术语的使用,并加强术语使用的约束力建设。

  以中医术语外译标准化为支点

  中医的对外传播自然离不开翻译,而由于中医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有人文科学属性,且中医药语言擅长取象比类,中医翻译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中医翻译家李照国认为中医具有医哲交融、模糊歧义、文学色彩浓厚而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低等特征。来自英国的中医翻译家魏酒杰(NigelWiseman)曾慨叹,“中医翻译难。很少有人能够从事这项工作,乐意从事的就更少。”中医国际传播人才的缺乏、中医药人才翻译能力的薄弱已经成为制约中医药走出去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多所中医院校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体现了国家对培养中医药翻译人才的高度重视,其目的就是为中医药的对外传播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中医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信息传播和交际活动应该基于中医术语翻译的标准化,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的混乱不利于中医的对外传播。其实,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医名词术语,极少部分为所谓的“韩医”“越医”“汉方”所使用的一些概念。此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也联合其成员国开始了同样的术语研究工作。并于2007年年底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其制定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即将出版发行。正是因为有了具有中医学术背景又精通外语的学者的参与,中医术语翻译才开始慢慢走上了标准化之路。但由于术语翻译仍存有分歧,因此学界的当务之急是对两个标准的再研究和再整合。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更为细致的中药材名词术语国际标准等的缺乏制约了中医药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中国之后极大地推动了各级各类中医术语国际标准化进程。如2017年7月18日正式出版发布的***术语标准《ISO18662-1:2017中医药—术语—***部分中药材术语》,不但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药材名称的习惯用法考虑在内,还在英文之外,保留了拼音、繁简汉字、拉丁文等,从而大大扩展了该标准的适用范围。再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单味中药材枸杞子译名的国际化同样值得庆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中医药—枸杞子》国际标准将会持续推进该药材的对外贸易。

  以中医语料库建设为突破点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和推广,翻译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中医翻译的重要手段,语料库则是翻译技术持续提升的支撑核心,而基于网络协作的翻译技术更逐渐发展成主流。同时,“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逐步推进和实施使得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日趋频繁,语言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对中医语料库的需求愈来愈强。但目前国内的中医语料库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数据有限、领域有限、力量分散,不但没有充分利用好国内各大中医院校的翻译成果资源、翻译团队,而且其建设的速度、规模、质量、深度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中医国际化的战略需求。

  全国中医药院校和科研机构应遵循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来积极筹建中医语料库。中医药语料库主要应包括单语语料库、中医平行语料库、多语言语料库以及可比语料库,帮助译者分析不同语言语句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转换规律。要让翻译人员了解多功能特色语料库管理系统,掌握专业语料资源检索及管理,熟练操作语料的导入、编辑、关键词检索、查询结果展示、词表统计、结果导出等功能,提高翻译效率和翻译质量,分析一些中医翻译名家或中医翻译名著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或帮助译者判断译文是否地道、自然。

  要着重完善多语言中医语料库,使语料库领域细分更加科学合理、语料质量统一规范,语料范围逐步扩增至中医文化、中西医融合发展等领域。多语言语料库以及可比语料库的建设可根据以上语料库的建设速度和质量再予以向前推进。与国内领先的语料库技术服务商强强联手,以翻译技术知识和中医药知识的传播为使命,以各种实用的语料库平台为载体,共同打造融合多语言信息自动处理、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翻译项目管理、在线对齐等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和运营管理要素为一体的多模态翻译实践实训平台,供国内各大中医院校、各类翻译企业使用,用于培养高素质的翻译团队和翻译人才,将先进的翻译技术及语料库建设同中医翻译教研相结合,让现代技术助力高校产、学、研协同发展,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在海外的发展与传播,扩大中医药影响力。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