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中医教你如何养肺防外邪
2021.09.02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处暑过后,暑气渐退,天气开始变得干燥。肺“喜润恶燥”,易受秋天干燥的气候影响,从而使人出现干咳少痰、鼻腔干燥、唇干口渴等症状。近日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门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人数明显增加。

  养肺润肺是关键

  “董医生,我老毛病又犯了,这几天又咯血了。”一大早,65岁的刘大伯匆匆走进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董雷的专家诊室。原来,刘大伯有支气管扩张病史,每年夏秋交替之时,随着天气越来越干燥,病情就容易复发,反复咳嗽、咯血不止。董雷给他开了润肺止血的中药汤剂,及时缓解了症状。董雷解释,秋天天气干燥,空气中水分减少,容易引发干咳,而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剧烈咳嗽后会引起肺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出现咯血等症状。“近期鼻腔干燥后引起的鼻衄(鼻出血)、干咳少痰、有肺部基础疾病如支气管扩张、鼻炎等患者多了起来,这些疾病都跟‘秋燥’相关。”董雷说。

  年轻人小何这段时间常常熬夜加班,加完班又爱吃火锅、烧烤等重口味食品,***近,小何扁桃体就发炎了,连吞咽白米饭都困难,只能勉强吃些流质食物。董雷提醒:“现在天气本来就干燥,这个时候如果再吃火锅这些容易上火的食物,就会雪上加霜。”董雷建议大家,进入秋季之后,要及时调整饮食和作息,不要贪恋辛辣燥热的食物,避免熬夜劳累,日常可多食用银耳、雪梨、石斛等滋阴润肺的食物。

  有支气管扩张等呼吸道疾病、鼻炎以及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较好提前至专科医生处就诊咨询,提高机体免疫力,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这也就是中医倡导的“治未病”,以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

  养肺抗邪两相宜

  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袭,故有“娇脏”之称,每当有外邪入侵的时候首先影响的就是肺。董雷介绍,呼吸道传染病大多与肺相关,所以保持肺的健康对预防新冠肺炎具有重要的意义。

  “外邪”侵入人体后会产生各种症状及变化。中医从患者整体出发,辨证论治,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的脏腑机能,达到阴阳平衡。

  “但要注意,任何药物都不推荐长期服用。对于中药预防方,基础体质较好的普通人服用5~7天即可,气虚乏力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2周至1个月。”董雷强调,“实际上中医更主张一人一方,辨证论治。建议有需要的患者直接到中医呼吸科门诊接受个性化的诊治。”

  另外,服用中药防疫茶饮,佩戴防疫香囊,使用芳香化湿、益气固表的方药,这几种措施也可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的效果。当然,***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提高疫情防控意识。董雷强调,应该做到预防为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等,并且少到人多密集的地方扎堆,多措并举防外邪。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