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中引发的皮肤病有很多种,其中较常见的就是湿疮,是一种具有渗出倾向的瘙痒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皮疹多形、对称分布、倾向渗出、剧烈瘙痒、反复发作,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湿疹。那么如何进行识别和防治呢?
常见分类
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杜长明介绍,湿疮主要分为三类。
急性湿疮起病急,皮损广泛,呈多形性,如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痂皮、脱屑,常数种形态同时存在。
亚急性湿疮皮损渗出较少,以丘疹、丘疱疹、结痂、鳞屑为主。有轻度糜烂面,颜色较暗红。亦可见轻度浸润。
慢性湿疮有明显的肥厚浸润,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颜色褐红或褐色,周围散在少数丘疹、丘疱疹等。
证治分类
湿热浸淫证
主症:发病急,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无休,渗液流汁。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滑或数。
治法:清热除湿。
脾虚湿蕴证
主症: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有纳少,神疲,腹胀便溏。舌体胖、舌质淡苔白或腻,脉弦缓。
治法:健脾除湿。
杜长明提醒,防治湿疮日常要注意患处避免搔抓,忌用热水烫洗和用肥皂等刺激物洗涤。忌烟酒、辛辣、海鲜等荤腥发物。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及皮肤的干燥、清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