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立夏养生 勿忘养心
2021.05.17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立夏是夏季的***个节气,意味着夏天的到来。在春夏变换之际,人的身体由于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气候和温度的变化,易引起感冒或者引发其他宿疾。山东省名中医、济宁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王祥生介绍,立夏节气是养生的重要时期,顺四时是养生的首要原则,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气通于夏季,所以立夏后注意保养心脏,方可平和过渡到夏季。

  饮食调养,补肺宁心

  立夏过后,温度逐渐升高,很容易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此时饮食宜清淡,少吃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之品,含糖饮料也要少喝。

  《千金方》指出:“夏七十二日,省苦增心,以养肺气。”立夏后心火当令,心火旺则克肺金,可适当多吃辛味食物以补益肺气,如鸡肉、生姜、葱蒜等。取适量荷叶和莲子芯泡水,可养心气、清心火;西洋参6片、麦冬10粒,开水浸泡代茶饮,适合暑热所致的神疲乏力、头晕、口渴、汗多等。

  早睡早起,重视午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广步于庭。”王祥生解释,立夏后,昼长夜短,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人们要顺应气候,每天晚上睡觉时间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顺应阴气的不足,早上应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午餐后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即使睡不着,闭目养神对身心也是很有好处。

  适度运动,避免大汗

  立夏后,顺应自然阳气的发散,人们应该适当增加活动,运动有助于激发阳气血液循环,提升自身的免疫力,保持内心情绪平静。适当的排汗是人体排出寒邪的有效途径。因此,夏天保健要多增加室外活动,适当晒晒太阳,不要怕出汗,但是要防止剧烈运动而大汗导致的伤津耗气,宜选择慢节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练八段锦、五禽戏、打太极拳或做瑜伽。

 情志养生,重视静养

  王祥生表示,夏季心火旺容易导致心烦意乱。心藏神,心乱则神乱。《医书》云:“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此时宜调节情志,通过各种怡情养神手段使自己心情平静、愉悦,比如看书、绘画、听音乐、下棋、垂钓等。心静则心火自安分,心安则神安,火安则身凉,正所谓心静自然凉。

  注意保暖,避免贪凉

  立夏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但早晚气温仍较低,要注意衣被的添加,不可过早去掉保暖措施,否则极易受凉感冒。因此清晨与夜晚时分,应当衣着外套,夜晚睡眠时应盖薄被,并关好门窗。

  日间气温升高,也不可贪图过分凉快而猛吹空调或风扇,否则极易招来热感冒。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关节病患者来说,夏季应该避免贪凉,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较好常备一件长袖衣,随外界环境随时加减衣服。

  常按穴位,除烦消积

  入夏后,气候多湿热,身体容易感觉烦躁疲倦,脾胃及消化系统也容易出现毛病,除了规律作息和饮食调养以外,王祥生建议自我按摩穴位,每天坚持,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如劳宫穴(手握成拳,中指尖所点之处)、后溪穴(握拳,在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第五掌骨小头后缘)、间使穴(掌后三寸两筋间,仰掌在腕横纹上3寸)等穴位,经常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很好的养心作用。

  脾胃不好,可以按揉中脘穴(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天枢穴(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度)、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等穴位。还可以夜间入睡前和早上起床前绕脐揉腹,顺时针逆时针各50次,都可以起到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作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