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观察 > 观点
观点 | 毛群安:信息化助力疫情防控大有可为
2021.04.30来源:中国科学院

  深化大数据应用,助力精准疫情严防严控

  毛群安表示,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是疫情防控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手段,加强疫情溯源和监测,能够更加实时、准确、全面地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撑。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息化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2020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大数据分析专题组,会同相关部门,利用大数据技术,为促进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和复工复产提供支撑作用。

  1.大数据助力疫情精准防控

  谈到疫情精准防控,毛群安表示,从强化数据汇聚着手,目前建立了疫情防控基础信息数据库,数据库通过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向各个地方提供接口服务,实现了数据可用不可见。截至目前,相关接口累计调用800多亿次。此外,在创新工作方法方面,变“收数据”为“发数据”,将多源汇聚形成的数据分发各省使用,支撑地方做好精准疫情防控工作。

  2.大数据催生新技术智慧防疫

  健康码作为以大数据为依托的新技术,是科学防疫的有效抓手。毛群安介绍,加快推动“健康通行码”建设,实现跨地区“一码通行”是防疫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健康码这个工具,实现健康码的“一码通行”也是公众特别关心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通过基础数据的互认共享,会同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等部门制定了健康码管理与服务的制度,全国目前基本实现了健康码的“一码通行”。

  “互联网+医疗健康”有效助力疫情防控

  毛群安表示,“互联网+医疗健康”在助力疫情防控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部署,积极发挥互联网技术“远程、高效、智能、便捷”的独特优势,加强四个方面建设:

  一是加强统筹指导。抗疫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了系列政策,推动发挥信息化在辅助疫情研判、创新诊疗模式、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在委网站集中汇聚、更新发布31个省份有关疫情防控“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资源,便于群众及时获取相关疫情防控和诊疗服务信息。

  二是加强线上帮扶。疫情期间,4万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更多的医生借助信息化优势,突破了医疗服务供给瓶颈,有力支援了湖北主战场。比如广东支援荆州医疗队联合荆州市建设互联网医院,广东15家医疗机构、1300多名医生自愿参加,上线18天总访问量就突破10万人次,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三是加强海外驰援。国际疫情的蔓延,始终牵挂海外华人华侨的所忧所需。国家卫生健康委依托“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网站,迅速搭建面向海外的互联网健康咨询服务平台,与26家合作机构累计提供咨询服务612万人次。

  四是加强新技术应用。抗击疫情过程中,人工智能、5G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工智能走进了医院,在智能测温查验、数据采样、智能问答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运用5G技术,对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造过程进行直播,见证了中国奇迹的诞生;搭建高效便捷的平台,帮助火神山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实现了针对重症患者的远程会诊。

  顺势推动战“疫”做法常态化,强化网络安全保障

  毛群安强调,在信息化助力新冠肺炎联防联控的同时,网络安全保障不容忽视。此次疫情也暴露出信息化建设的一些短板,特别是在网络安全方面还有不少的难点,亟待研究解决。毛群安认为,推动落实卫生健康行业网络信息和数据安全责任,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应从五个重点方向,全面落实网络安全保障建设。

  一是执行网络安全法和密码法。严格执行《网络安全法》和《密码法》及配套法规标准,进一步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

  二是落实安全责任制。以责任为抓手,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全面提升网络安全意识,进一步细化考核评价办法。

  三是强化安全检查。加强网络安全监测、检查和通报机制,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管理和防护水平。

  四是加强保护力度。总结疫情防控经验,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力度,指导医疗健康数据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推动数据有序利用。

 五是顺应新技术发展,加强商用密码推广应用。顺应新技术发展、新基建实施和信息技术创新的大趋势,强化供应链安全管理,推进商用密码应用,进一步筑牢网络安全基础。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