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在博鳌召开。在《未来医疗新生态》论坛环节,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分享到,全国已经有一千家左右的互联网医院,但如何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更好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作用,确实是我们目前共同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互联网+医疗健康,不是简单的线下服务放到线上,怎么真正利用好互联网思维,利用这一套全新的思路来让服务更加优质高效,更加契合公众的需求,是我们现在希望通过互联网+使我们面对功能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毛群安表示,在政策层面,首先是鼓励支持医保信息的打通等问题,从服务层面来说,目前整个链条是通的,但是还有一些是需要完善的。
同时,他提到,作为政府部门,管理也要及时跟进。同时推动医保及其他部门的联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提到,医疗的品质和安全,是互联网医疗目标的一个基石。
为此,首先是要制定行业的标准和规范。
其次是要有新的专业培训,在新的时代规定下,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发展要求,就要通过培训医生,增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能力,提升医疗服务效能,这样才能够拓展医疗服务的实力、领域和功能。
董家鸿指出,互联网医疗结构上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平台,中间的核心层为病人提供无所不在的服务,主体成员是医生,此外,医疗药品和器械的提供方,医保的支付方,以及监管方面,这三方是医疗服务的支撑,和主体之间肯定要通过互联网去协同运营。多方结合有助于更好把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广泛的健康医疗服务领域,来创新服务体系的能力和效率。
董家鸿还提出,行业协会要利用学术共同体的影响和行业权威的平台,可以进行交叉研究互联网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