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专区 > 健康管理专区 > 营养膳食
餐后吃水果,午睡更健康?协和医院教授:午饭要警惕6大误区
2021.03.31来源:国德养老护理

  午餐是我们一天中***重要的一顿饭,它提供的能量占人体全天消耗能量的40%。因此,吃好午餐,养成午餐前后的良好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据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教授介绍,要吃好午餐,有几点很重要:

  ***重要的一点:千万不要边生气边吃饭!

  千万要注意,生气时吃饭,发生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不适的风险是情绪良好时吃饭的1.5倍!

  于康教授提醒:在享用午餐前,一定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情,暂时忘却上午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不要顾虑下午将要发生的事,把午餐时间安安静静地留给自己。

  换句话说,午餐要吃出一种境界——午餐的半小时专属于自己,不属于工作,不属于纠结的心境或失衡的心态,只属于你和你喜欢的食物。

  吃好午餐第二点:主食适量

  男性应保证2至3两主食,女性应保证1至2两主食。主食可以换着样吃,米饭、馒头、面条、包子、水饺等都可以,注意粗细搭配。

  吃好午餐第三点:适量摄入肉类食物

  健康的午餐建议含有1至2两瘦肉或者2至3两鱼虾。这些食物富含优质蛋白和胆碱,可使头脑敏锐,有助于增强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吃好午餐第四点:足量的蔬菜

  健康的午餐至少应该含有半斤蔬菜。面条或米线里加的那点儿蔬菜是不够的。

  此外,吃蔬菜要“好色”,不仅要吃绿叶菜,还要吃红色、橙色、紫色等各种颜色的蔬菜,这样有益于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

  除了以上几点外,于康教授还提醒大家,午餐存在六个误区,千万要注意:

  ***个误区:午餐后马上吃水果

  餐后马上吃水果,水果无法迅速进入肠道,起不到应有的营养作用。此外,午餐时摄入的食物已经给身体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如果餐后马上吃水果,血糖很容易控制不好。

  正确的午饭顺序应该是:

  喝水→少量水果→多吃些蔬菜→肉类和豆制品→一定量的主食

  水果也可以放到两餐中间吃,比如下午四点钟左右,这种顺序很健康,而且还能减肥。

  第二个误区:经常食用四种“错误”午餐

  四种“错误”午餐,即:盖浇饭、洋快餐、汤泡饭以及擦锅饭。

  盖浇饭一般都是把菜和饭混在一起。吃盖浇饭很容易把用来调味的油、盐、糖等混合物一起吃到肚子里,所以盖浇饭是集高盐、高糖、高油、高热量于一体的不健康午餐!

  洋快餐以油炸食物为主,属于典型的“三高三低”,即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低矿物质、低维生素、低膳食纤维。

  汤泡饭如果经常吃,很容易导致我们消化不良。吃汤泡饭的时候,由于饭粒和汤都混在一起,很容易不细嚼慢咽就一股脑全吞下肚,这样会给肠胃造成消化负担,进而损伤身体。

  有些节约的人炒完菜以后,会用米饭或馒头就着炒菜锅里剩下的油渣和汤汁炒炒,做成“擦锅饭”。

  擦锅饭看似是一种不浪费的行为,但这样做很容易摄入过多的热量和盐分,如果经常吃擦锅饭,容易得高血脂、高血压和冠心病。

  第三个误区:午餐吃过饱

  午餐吃得太多,会让身体的血液集中到肠胃来帮助消化吸收,延长大脑缺血缺氧时间,从而影响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所以,午饭吃七分饱即可。

  第四个误区:吃完午饭就睡觉

  这样做的结果是,食物很难消化,长此以往,热量就在体内不断囤积,造成肥胖。

  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是饭后1小时再午睡。如果上班族做不到这一点的话,可以在饭后休息一小会儿后,散步15-30分钟,减轻困乏状态。

  第五个误区:饭后完全不动或者剧烈运动

  这两种行为都是不当的。饭后完全不动,容易引起发胖;饭后剧烈运动,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甚至慢性胃病。

  较好的饭后行为是散步。这样可以达到吃动平衡的状态,既防止肥胖,又可以避免午后困倦。

  第六个误区:饭后立即开车

  就算是再熟练的老司机,也难以避免饭后开车时出现的大脑缺氧现象。很多车祸的原因,都是饭后开车犯困导致的。

  午餐对我们来说,是体力和脑力的有力补充,也是一天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掌握4点午餐秘诀,避免6种午餐误区,让自己的每一天更有活力,更加健康!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