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清明前后养生宝典:吃穿住行四口诀不能忘
2021.03.30来源:光明网

  《岁时百问》中提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2021年4月4日为清明节气。大地渐暖到了清气上升的时候,清明前后应如何养生呢?

  吃:饮食多辛甘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宜选辛甘之味,不宜过食酸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教授吴维城指出,辛甘的食物可以调养肝脾之气,如肉类、鸡蛋、麦片、牛奶、新鲜蔬菜、萝卜、菠菜、山药、荞菜及水果、菇类、姜、葱、蒜等食物。忌食煎炸油腻、寒凉生冷、容易过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汤水,以保养脾胃之气。也可以适量吃一些花生、芝麻、枸杞来温补养肝。

  穿:春捂“815原则”

  俗话说“二月乱穿衣”,说的是清明前后,气温仍然变化较大,忽冷忽热的天气***易伤肝阳之气,所以此时不要骤减衣衫。

  那么,如何穿衣才能避免受风寒侵袭?专家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时是该捂的信号。这时人体血管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出现较大的舒张与收缩波动。此时如果不注意捂,会造成血流和血压波动,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血黏度高和血管硬化的中老年人很容易形成心肌梗死、脑梗塞等。

  气温高于15℃就不用捂了。对大多数中老年人来说,15℃是人体适应的临界温度,也是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此时,衣着宜上薄下厚,保持腰腹下肢的温暖,防止感冒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复发。

  住:宜晚睡早起

  从气象学上来讲,连续5日平均气温高于10℃,才表示进入春天。每年清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都在12℃以上。可以说,清明的到来,意味着春天真正来了。这个时节,应该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耗伤阳气或阻碍阳气的行为皆应避免。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了适应阳气生发的规律,人们应适当晚睡一点儿、早起一些,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着阳气而舒畅怡然。这是清明过后养生的自然法则,违背了就会伤肝。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晚睡并不是让人熬夜,早起也并非起得特别早,而是相对于冬天的早睡晚起而言。适当的晚睡早起能让人神清气爽,一般来讲,应在23时左右睡觉,7时左右起床。

  行:宜动不宜静

  “清明时节,自然界阳气生发,养生重点在养阳。因此,清明养生宜动不宜静,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坐卧太久。”多位养生专家建议。此时自然万物都处于生发状态,人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外出活动。不过,老年人早上锻炼不宜太早,较好在太阳升起之后。

  此时,很多人会选择赏花踏青。虽然美景常常让人流连忘返,但要注意预防花粉过敏。花粉、飞絮随风飘扬,非常容易使过敏体质的人产生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流泪、鼻腔发痒等症状。过敏体质的人外出时尽量戴口罩、墨镜等,必要时带上防止过敏的药物。同时要保持室内干净、干燥,做好通风,按时清洗、晾晒被单。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