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不少家长发现,孩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催肥”了。
“疫情让孩子们暂别了户外运动,看着看着就胖了。”
“除了上网课、写作业,茶几上、冰箱里的食物想吃啥吃啥,小嘴一刻也不停。”
“每天在家不是吃就是睡,小肉肉噌噌地长。”
近段时间,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多了不少前来咨询减肥的“小胖纸”。据我国第四次营养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全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在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时间增长了2倍,超重率增长1倍。
那么如何知道家里的宝宝体重超标了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李雪丹副主任医师介绍,和成年人一样,判断儿童肥胖的标准,家长们同样可以根据身体质量指数公式BMI =体重(kg)/身高的平方(㎡),来进行评估 。
以下是国家卫健委2017年公布的***儿童肥胖、超重筛查界点:
“肥胖会不仅加重身体代谢脂肪方面的负担,还容易导致各种代谢内分泌疾病,家长可以通过对照表上的数据,看看孩子是否超重,如果超重的话较好到医院进行营养评估,判断孩子是否已出现相应的合并症。”
李雪丹副主任医师介绍,在该院营养科儿童营养门诊,经常会接诊到胖娃娃,几乎都有一种或多种的肥胖并发症,轻则尿酸高、血脂高,严重的合并有脂肪肝、肝功异常和隐匿性阴茎。
“儿童期肥胖不仅会对其身体心理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将增加成年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病风险。需要引起重视。”
脂肪是身体储存能量的一种形式,脂肪生成和“少动多吃”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所以如果需要减脂,一定得反过来,少吃多动。
首先,让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每天保证60-120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活动时心率达到***心率的60~70%。
第二,让孩子改正不良的零食习惯。可以按照以下的零食指南指导孩子正确饮食。
“蔬菜能量低、饱腹感强,富含纤维素,对于控制食物总热能有帮助,而且可以使膳食结构更趋合理。”
李雪丹提醒,如果家长们尝试了以上方法,依然没法控制宝贝的体重增长,可以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我院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在儿童减重方面有丰富经验,针对不同生理时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有多种不同的减重方案,能够做到个体化、针对性、一对一服务,让减肥这件事情变得快乐有趣,宝宝乐意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