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暑热余,贴秋膘,滋养进补,迎立秋
2020.08.07来源:医药梦网整理

  民谚有云:“立秋之日凉风至”,其实这“凉风至”并不会像我们想象之中,带来一个凉爽的秋天,黄河以北的地区,在早晚时会迎来一些凉意,但整个白天,尤其是中午,气温仍然很高,所以老百姓常讲:“立秋早晚凉,中午汗还淌”、“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而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方地区更不用说了,此时则根本感觉不到秋凉的气息,仍旧受着酷暑的煎熬。

  立秋之日尽管被认为是秋天的开始,然而,无论是气候特征,还是人们的感受,这时都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秋天。余暑未消,既有秋老虎发威,又有雨水频降,这就是中医里常说的“长夏”。

  中医认为长夏属土,脾主长夏,此时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在漫长酷热夏季,人们由于频饮冷饮,常吃冻食,很多人都会出现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而且很多人相信“立秋贴秋膘”,一到了秋凉伊始就开始贸然进补,连续着大鱼大肉吃得过于油腻,或者大量补品补药往肚子里填,这样一来,骤然加重了脾胃的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一下子承受不了,很容易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

  另外我们说长夏的气候还没有完全到达“秋高气爽”的境地,尤其我国南方地区,还继续着“湿热蒸腾”,我们讲脾喜燥雨恶湿,脾阳是消化食物的动力,干燥的环境有利于它运化,而湿为阴邪,性黏滞,重浊难缠,一旦我们的脾脏被湿邪所困,就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人体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稀溏或者是人懒乏力,四肢倦怠等我们称为“秋乏”的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四肢怕冷、水肿等问题。

  因此应当选择防燥不腻的营养物质进行滋补。而海参千百年来以其高蛋白、低脂肪,几乎不含胆固醇,富含十八种氨基酸等多种微量元素,海参食补,备受现代养生人群推崇。

  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海参除含有蛋白质、钙、钾、锌、铁、硒、锰等活性物质外,还含有其它活性成分如海参素、酸性粘多糖和海参皂甙等,适宜人群广泛,“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其温补的效果,更是适合一年四季的食用。

  立秋海参如何吃,食补效果才较佳?

  立秋要以清淡为主,而清淡也正是可以让海参充分发挥其营养效果。因此立秋进补海参,应量少而清淡,每天一只中等大小的,坚持每天早晨空腹直接食用,或者搭配米粥食用,这样即清淡又充分的可以让人体吸收。

  海参南瓜小米粥——色泽金黄 口味香甜

  主料:水发海参100g

  配料:南瓜50g,小米50g

  调料:盐5g,味精5g,上汤80g

  制作方法:

  1、发好的海参切丁备用;

  2、南瓜切丁、蒸透,打成浆状备用;

  3、 将煮好的小米粥盛入锅中,把切好的海参丁、浆状南瓜蓉倒入锅内调匀;

  4、***后加入上汤,调味,煮2-3分钟即可。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