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夏季小虫多出没,如何应对才安全
2020.07.09来源:中医中药网

  蜱虫

  蜱虫是一种寄生性吸血性昆虫,嗅觉敏感,在几米之外便可以感知人或者动物的味道,一旦接触到宿主一般会选择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将头埋进人体的皮肤内进行吸血。被蜱虫叮咬后人会在24到48小时出现不同的炎症反应,甚至某些蜱虫还会注入麻痹神经的毒素,使人中枢神经受侵害而死亡。被蜱虫咬伤后,局部皮肤会出现丘疹、水疱以及发热、全身无力,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精神不振、厌食等症状。“蜱虫***喜欢寄宿在儿童身上,如不及时为孩子去除蜱虫,严重时可能会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的情况。”

  蜱虫喜欢栖息在树林、草地、灌木丛中等,去这些地方时较好能穿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部位,扎紧裤腿袖口领口,可涂抹一些避趋剂。“被蜱虫叮咬后千万不要用手强拔虫体,因为这样容易导致蜱虫倒钩留在皮肤内。可以用酒精涂在蜱虫的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或者在其头部涂抹厚厚的凡士林,使虫子窒息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虫。或者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虫露在外面的部分,使它的头部自行慢慢地退出来。”取出虫子后,需要对伤口进行消毒,必要时应尽快前往医院处理。

  除蜱虫外,很多人外出游玩后还发现身体暴露部位分散或者成群分布的小红疙瘩,甚至出现局部水肿、水疱,感觉剧烈瘙痒,有烧灼感或者是疼痛感。这就是常说的虫咬皮炎,是由于接触其毒液或虫体的粉毛后引起的皮肤水肿发炎现象。“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取决于人体对这些虫子的毒素的反应大小。尤其是小孩子皮肤娇嫩,接触虫子毒素的部位若是在组织疏松地方,如眼睑、唇部等,炎性渗出显著,可发生高度肿胀。”隐翅虫、蜜蜂、蜈蚣等尤其要当心。

  隐翅虫

  隐翅虫本身不咬人,但搔抓或拍死压碎隐翅虫后,其毒液释放,在接触部位会出现点、片状或条索状红斑,伴痒,渐有灼热疼痛感。随后,红斑上可出现密集的丘疹、水疱,后发展为脓疱或呈灰褐色坏死,灼痛明显。皮疹广泛时可有发热、头疼、恶心、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因此,不要拍打压碎隐翅虫,可吹掉或甩掉,皮肤接触隐翅虫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局部。皮损处可以外抹炉甘石洗剂,如情况严重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蜈蚣

  蜈蚣是一种有毒腺的动物,若被咬伤,局部可见咬伤瘀点,周围皮肤可能会出现肿胀,有灼热、剧痛和刺痒感,甚或伴全身症状。部分严重患者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及抽搐等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昏迷,心脏和呼吸麻痹等,可致死亡。

  一旦被蜈蚣咬伤,可以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中和其毒液的酸性,再涂上较浓的碱水或3%的氨水。如果常规处理后还是肿痛难忍,甚至出现头晕发热的症状,必须立即到医院就诊。

  蜜蜂

  被蜜蜂蜇伤后,大部分人群会出现受伤处的红肿、疼痛。首先要仔细检查皮肤里有无折断的毒刺,如有毒刺可用镊子拔出,然后用拔火罐或用吸奶器吸出毒液,切勿用手挤压,以免更多的毒液挤入皮内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再用肥皂水、食盐溶液等清洗伤口。

  还有一些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全身性水肿,或者是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休克的情况,若遇到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到医院接受治疗。

  恙虫

  恙虫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灌木丛、草丛及河岸,喜欢叮咬比较隐秘、潮湿的部位,如腹股沟、肘窝、腋窝等处,被叮咬处一般会产生黑色焦痂。一些患者被叮咬后可能会出现高热,肺炎、肝炎及心脏和肾脏的损害。

  在外游玩时尽量避免去潮湿的草丛和树林,外出游玩回来后要重点清洗腋窝、腰窝等皮肤部位、换洗全身衣物。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不退,应查找身体上是否有焦痂或者是溃疡、疤痕样皮损,一旦发现应警惕恙虫病,及时就医。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