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许多人因为经常要煎煮中药,感到很麻烦,所以就往往把中药放在热水瓶(或大号保温瓶)中,把烧沸的开水冲进去浸泡,用以代替煎药。实际上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
因为瓶内的中药饮片是冷的,这些药材首先要吸收一部分热量,使自身温度升高。而沸水冲入保温瓶内3分钟后,瓶中的水温便下降到95-96 摄氏度,同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温度逐步下降。
有关实验表明,用沸水冲泡中药1--2小时后水温均降至80℃左右,在这样温和的水温中,中药成分如生物碱、菌体、黄酮等就难以溶出.即便在沸水附冲入时有少量溶出,但随着水温的不断降低也会重新形成沉淀.而用水煎药则随着时间延长,水温不断升高,以后保持沸点,使中药有效成分不断溶出。
另一方面,当沸水冲入热水瓶时,生药的外层组织骤然受高温冲击,会立即凝固、紧缩,尤其是蛋白质在细胞壁上形成一层不可逆转的变性层,阻碍了水分的渗入,而中药内部被溶解的成分也难以渗出。
综上所述,用热水瓶或保温瓶浸泡中药的方法是不足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