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专区 > 健康管理专区 > 健康自测
专家呼吁:预防骨折,关注“迫在眉睫的风险”
2019.12.03来源:新华网

  近日,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等机构主办,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承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此次大会上发布的《骨质疏松媒体报道分析》显示,2015—2019年,关于骨质疏松的媒体报道呈波动上升趋势,每年的报道峰值出现在“世界骨质疏松日”前后;2018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首次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骨质疏松相关报道出现5年内较高峰值。其中,政府发布对话题影响显着,但媒体报道总量仍远低于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公众对于骨质疏松症危害的认识也存在不足。因此,多位专家现场唿吁:预防骨折,关注“迫在眉睫的风险”。

  骨质疏松可防可治 应当早发现早治疗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首次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我国40-4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50岁以上人群为19.2%,65岁以上则达到32.0%。此外,居民对骨质疏松症认知普遍不足,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知晓率仅为11.7%。

  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教授介绍,经DXA测量的面积骨密度参数,除女性腰椎在30-39岁达峰外,其余所有参数都在20-29岁间达峰,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持续下降。自40岁开始,骨量减少人群比例已升高明显。夏维波强调,要尽早发现骨量下降及骨松的发生,同时以健康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定期去医院做骨密度检测,确实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或存在较多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当遵医嘱进行药物干预。

  迫在眉睫的风险 预防性治疗是关键

  因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危害严重,发生急性骨折后,再骨折的风险极高,被称为“迫在眉睫的风险”。夏维波指出,要特别关注既往骨折史,尤其是近期2年内骨折史,可能预示着更高的骨折风险。对于骨折高风险人群应据骨折风险及时开始有效的药物治疗,合理使用药物,包括促骨形成药物,注射抗骨吸收药物等,通过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相结合,才能够改善骨质疏松的问题,为健康加“骨”劲。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