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专区 > 健康管理专区 > 科学减肥
给“野路子”健身来一剂“运动处方”
2019.09.29来源:新京报

  头撞硬物、头悬双杠、仰天长“笑”……近日,一些老年人自创的健身方法引发关注。据报道,这些健身方法基本分为三类,贴近自然派,即模仿动物,包括用头撞树、用手臂和后背摩擦树桩等;随地健身派,即花样玩器械,包括用绳子挂住自己下巴,悬空360度表演“爱的魔力转圈圈”等;增进互动派,包括每天入夜张开双臂仰天长笑等。

  对此,专家有话说:这些方法不但不科学,还会给身体带来伤害,一味强力锻炼,可能导致本身的疾病加重,甚至诱发其他意外发生。为此,大爷们还需三思而行。

  这种奇葩“野路子”锻炼方式的存在,根源当然是缺乏科学的健身观,不知何种锻炼方式适合自己;同时,对一些错误的健身信息又缺乏辨别力,容易听风就是雨、跟风效仿,以至于痴迷。

  实际上,对于民众尤其是老年人盲目健身、不得要领的现状,有关方面已有所注意。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即呼吁,要把培养开运动处方的医生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要有一大批医生,特别是家庭医生和社区医生,能够给民众像开阿司匹林一样,开出运动处方,并提出要在一些试点医院设立科学健身门诊部。目前,包括中国体育医院、苏州市立医院在内的医院已相继开设科学健身门诊。

  这无疑开了个好头,也得到了民众的肯定。不过从数量上来说,要满足社会需求,营造科学有效的健身观,显然还需将此服务下沉到社区医院。与此同时,在全社会打造一张科学健身的信息传播网也必不可少,良性、有效、客观的科学健身知识,自然会让这些充满噱头的野路子健身方式没了生存空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野路子”健身乱象,乍看虽颇有“笑果”,但折射出的尴尬现状不容忽视。从长远来看,让科学健身门诊抵达每一个社区,让一些“头碰树”的老年人,能人人手持个性化的运动处方,任重而道远。

  □朱永华(职员)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