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煎药方法
经常煲中药你可能煲错了 煎煮方法不对或令药效减半
2019.04.24来源:羊城晚报

图/羊城晚报记者 陈映平 通讯员 宋莉萍

  大部分广东人都是“中药粉”,所以家家户户都有煲中药的经历。很多人以为中药嘛,放水煮开一会喝就是,哪来那么多讲究?其实不然。广东省中医院疑难杂病门诊主任徐国峰指出,中药煎服讲究多,掌握其中的要点,药效增加、治疗效果好,若是马虎对待则可能令药效减半,疗效大打折扣。

  1、煎药容器选择

  瓦罐、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铜器,以防止金属器皿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 

      2、煎药前无需洗中药

  中药材在制成饮片前经过了一系列炮制,包括去杂质、晒干等一系列程序,卫生条件已经达标了,不必再用水洗。不少药材中含有水溶性的成分,水洗会让这些有效成分部分溶于水而流失。中药有些药材是粉末状的,有些药材在配药时要研碎,如果先用水洗一遍,必然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损失,影响疗效。当然,这是指在正规药材店或医院配取的有密封包装、卫生条件较好的中药材。(市场或是路边摆买环境不够卫生容易被污染的除外)。

  此外,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了蜜、醋、酒、胆汁等辅料,而这些辅料都易溶于水,若用水洗,会导致部分辅料流失,从而影响药物疗效。

 3、煎药水位选择

  煎药加水量的多少受饮片的重量、质地等影响,一般以高出药面2厘米为宜。为了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在煎药前先用清水(即无杂质的井水、自来水),将药材浸泡20-30分钟,使药材组织内部充分吸收水分,细胞壁膨胀软化,药物的有效成分容易渗透到水分中。不宜使用60℃以上的热水浸泡,否则药材里的蛋白质遇热很快就会凝固,引起细胞壁硬化,在外层形成紧密的胞膜,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煎药时不能在中间数次加水,也不能把药煎干(煳)了再加水重煎,煎煳的药物成分遭到了破坏,疗效也因此降低。另外有些药物煎煳以后,产生了其他功效,如荆芥是解表药,煎煳以后变成了荆芥炭,失去了解表作用,反而产生了止血效能。

 4、掌握煎药火候

  一般先用武火,沸腾后改为文火。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20-30分钟左右。

  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宜武火急煎,时间宜短,15-20分钟即可。

  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可煎40-60分钟。

 5、注意特殊煎法

  【冲服药】某些贵重或芳香类药物不宜加热煎煮的,应研为细末,调入煎好的药汁或开水中冲服,如牛黄、麝香等。此外,散剂、药物的粉末和鲜品的自然汁也需要冲服,如沉香粉、三七粉、生藕汁等。

  【包煎药】有些药物对咽喉有刺激性,或者易粘锅,如辛夷、车前子、旋覆花等,宜用纱布袋将药包好,再放入锅内与其他药同煎。

  【另煎药】有些贵重药物,为了保存其有效成分,避免同煎时被其他药物吸收,可以另煎,如人参、羚羊角。

  6、服药时间有讲究

  不少人感觉中药难喝,又或者感觉服药后效果似乎不理想,这除了有的药本身味苦之外,还可能和服药没有选对时间有关。(记者 陈映平 通讯员 宋莉萍)

  受访专家/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疑难杂病门诊主任 徐国峰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