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不孕症患者,在诊治过程中都经历过一次或数次的药物促排卵。
特别是做试管婴儿者,在一个月经周期内,通过控制性超促排卵和取卵手术,能够获得5~20个卵子。
于是有人开始担心:促排卵会不会导致卵巢早衰呢?
毕竟一位健康的女性,一生中能够发育成熟并排出的只有400~500个卵子,促排卵每月就取出7、8个,那会不会提前用光呢?
其实,女性每个月经周期开始时会有多个卵泡同时发育,但***终只会有1个卵泡长大,发展成为“优势卵泡”,成为卵子并排出。
其余卵泡去哪儿了呢?他们会萎缩、衰退,我们把这些趋于退化的卵泡叫做”闭锁卵泡”,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正规医院做的促排卵,只是通过药物将那些本应进入闭锁期的卵泡重新拉回生长队列中,并不会影响卵巢中的卵子储备,也不会将原本要以后排出的卵泡提前排出。
换言之,医生用药只会唤醒原来长不大的“闭锁卵泡”,不会影响到下一个月经周期的“优势卵泡”。
促排卵并不影响姐妹们的卵子库存,因此也不会导致卵巢早衰。
虽然促排卵并不会导致卵巢早衰(POF),但POF仍然是女性关注的一个话题,尤其是其临床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POF可致患者不孕及低雌激素水平,并带来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年轻患者所致的不孕,会给患者本人及家庭造成极大痛苦,严重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
但是由于POF病因多且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成为当今生殖医学和生殖健康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接下来,小编将对POF的病因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1、遗传学因素
约10%的POF患者有家族史。
研究发现,正常卵巢功能的维持必须有两条结构正常的X染色体存在,每条X染色体上都有一个维持卵巢功能的特殊位点。
POF是一组X连锁的遗传性疾病,它常伴有染色体重组,易位或单体性变化。
X染色体异常如45,X Turner综合征及其变异体是***常见的遗传性POF病因。
2、自身免疫因素
卵巢早衰患者的卵巢自身免疫损害机制还不清楚。
可能是自身免疫功能亢进而产生的抗体,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识别卵巢某些成分使其损伤;亦可能是由于自身免疫疾病使免疫功能紊乱后殃及卵巢,引起POF。
临床上发现5%~30%的POF患者同时患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桥本氏甲状腺炎***常见,其次为Addison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突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酶学障碍
17a羟化酶及17,20碳链裂解酶等甾体激素合成关键酶的缺乏,性激素合成障碍,性激素水平低下,产生高促性腺激素血症。
患者多表现为原发性闭经,少数患者虽有正常月经,但卵巢内卵泡闭锁速度加快,出现POF。
增多的半乳糖可直接损害卵母细胞,其代谢产物可对卵巢实质产生损害。
半乳糖分子的掺入可改变促性腺激素的生物学活性,引起卵巢卵泡的过早耗竭。
4、原始卵泡储备过少,卵泡闭锁或耗竭过快
如果胚胎时期从卵黄囊迁入卵巢内的生殖细胞过少,或卵泡膜颗粒细胞不能合成足够的卵母细胞成熟分裂抑制因子,而使仅有的少数卵细胞在提前完成***次成熟分裂后过早退化,就会引起POF。
5、医源性因素
卵巢周围组织手术可能损伤卵巢血液供应,可能引起POF的手术有子宫切除、输卵管结扎或切除、宫内膜异位症的保守或半根治手术,输尿管盆腔段手术等。
因工作、疾病或意外事故接受大剂量或长时间的放射线,也会破坏卵巢引起POF。
研究发现,当卵巢受到直接照射的剂量在0.6Gy以下时,卵巢功能几无影响;
0.6~1.5Gy时,对40岁以上妇女的卵巢功能有一定影响;1.5~8.0Gy时,约50%~70%的15~40岁妇女出现卵巢功能衰竭;超过8Gy时,几乎所有年龄段妇女的卵巢将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化疗药物尤其是烷化剂对生殖细胞有损害作用。
6、环境及感染因素
卵巢虽有明显的抗感染能力,但儿童期、青春期患病毒性腮腺炎性卵巢炎可致卵巢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
严重的盆腔结核、淋菌性和化脓性盆腔炎等疾病也可引起卵巢损害,致卵巢功能丧失而发生POF。
环境中的许多毒物可危害人类的生殖功能。
现已证实来源于橡胶制品、难燃物、杀虫剂、塑料制品、抗氧化剂的代谢物4-乙烯环己烯能引起卵巢功能衰竭。
7、心理因素
长期焦虑、忧伤、恐惧等负性情绪,不仅可以在下丘脑水平影响垂体一卵巢轴,还可以直接影响卵巢功能,从而导致POF。
精神性闭经的促性腺激素水平有多种类型。
其中非典型者可以表现为LH、FSH都增高,类似绝经早期,推测可能与潜在卵巢功能较差有关。
8、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饮酒、失眠是卵巢早衰发生的危险因素,吸烟的女性比不吸烟的女性更易发生卵巢早衰。
烟草燃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多环芳香族烃(PAHs)能激活芳香族烃受体(Ahr),而由Ahr驱动的Bax转录是环境毒素导致卵巢功能衰竭的重要途径。
染发也是卵巢早衰发病的危险因素。
现已证实染发剂中含有的抗氧化剂代谢后的化学物质4-乙烯环己烯能引起卵巢功能衰竭。
9、人工流产
人工流产是卵巢早衰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随人工流产次数增加,卵巢早衰发病危险逐渐增加。
妊娠时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升高,人为地中断妊娠,使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造成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紊乱,可导致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
如果反复多次人工流产,体内内分泌激素反复大幅波动,从而会使女性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发生卵巢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