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药方剂 > 内科
中医对待痰饮辩证治疗方
2013.10.30来源:新浪中医

  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痰的产生多由外感六淫、饮食所伤及内伤七情等,引起肺、脾、肾各脏气化功能失常所致。饮,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而停聚于体内某些部位的病理性水液。


  痰饮停留的部位不同,会造成不同的疾病。痰饮停留在肺部,会引起咳喘;停留于心窍,会引起癫狂,等神志失常;痰阻于胃肠,会引起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不适;停留于经络、关节,则会引起肢体麻木、关节疼痛;停于咽喉,会导致咽中梗塞不舒。为了消除痰饮,可以对症采用不同的方法。


  健脾胃:取白术、姜半夏、枳壳各6克,加水煎煮后取药汁服用。古人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白术调理脾胃,其运化津液功能正常则痰无从生成。半夏通行脾胃气机,使痰饮无停留之所。枳壳辅佐白术、半夏,可促使蓄积的痰饮从体内排出。此法适用于痰饮停留于胃肠而致的恶心、腹胀等病症。


  温肺寒:用干姜、桂枝各6克,细辛1克,大枣50克。将前三种药物研成细末,大枣上锅蒸烂后去皮核捣烂。将药末与枣泥混匀,加入面粉和水揉成团,分成小块在锅中烙熟后即可食用。于姜、细辛温肺除寒,桂枝温通经络.大枣补益气血。做成小饼食用,食助药性,既能减轻药物的副作用,又能帮助药物发挥正常的治疗功效。此法可温肺化痰,防治老年人易患的咳喘、慢支等病症。

  清热法:取鱼腥萆、芦根、连翘各15克,加水煎煮之后倒出药汁,加入冰糖调味后饮用。邪热郁滞肺中,会导致咳喘痰黄,胸闷气急等不适。此法所用的鱼腥草、芦根、连翘,具有清肺化痰之效。适用于肺炎、支气管炎等病症的治疗。


  豁痰法:取茯神、菖蒲、竹茹、莲子心各10克,加水煎点后服用。痰饮阻塞心窍,往往造成心神不安,甚至精神恍惚,语言错乱等症状,根据痰邪作祟的发病因素,选用茯神、菖蒲来豁痰开窍,竹茹、莲子心清心火,安心神。此法适用于心烦失眠、神志不安等病症的治疗。


  益气法:取甘草、浮小麦、人参、橘红各15克,研成细末之后加入蜂蜜,调成药丸服用。每次3克,每天1次。人参、甘草、浮小麦补五脏,安定神志。橘红化痰排浊。此方适用于痰饮停滞而兼有气短乏力、虚烦失眠等病症的治疗。


  饮为阴邪,遇寒而凝,得温而行,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病溢饮者,当发其汗”;病悬饮者,应攻逐水饮;支饮为寒饮伏肺,应温肺化饮。脾肾阳虚者,则宜温补脾肾,以化水饮。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