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有一个姓严的太守得了一种奇怪的疾病,只见脚胫日趋浮肿,浑身肌肉酸痛麻木,身倦乏力,众医诊治均束手无策。于是请孙思邈诊治,经药石下肚,仍不见转机。为了查明病因,孙思邈住进严府仔细观察了十几天,只见严太守的贴身家僮也同样精神萎靡不振,下肢照样浮肿,只是此严太守稍轻些。孙思邈百思不得其解,他又到厨房内调查,厨师说严太守不喜欢大鱼大肉,但他对粮食精制特别讲究,派人将米面反复加工精碾细磨后才作为主粮食品。此时孙思邈已知道是怎么回事,他立即建议严太守将每日主食全改成粗粮糙米,并且将一些细谷糠,麦麸皮煎水服用,半月之后,病人竟神奇地康复了,精神好转,浮肿全消退了。消息一传出,长安城内外市民一片震惊,赞扬孙思邈真是天下神医!孙思邈说:“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然后命药。”他认为“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许多名医都注意食养食疗,善于用食平疴,称得上良工。
孙思邈(581—682)——世号孙真人,又称“药王”,唐代著名医药学家。所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医书,系统总结了唐以前的医药学成果,被誉为我国***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孙思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著名医家,非常重视医德修养,其《千金要方》开卷的“大医精诚”一文,就是他为医家树立的医德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