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专区 > 健康管理专区 > 媒体人健康
破解资深媒体人张进患上抑郁症后的康复密码
2018.12.26来源:健康界

  媒体人由于职业特性,一直在采访、专访那些新闻当事人或明星名人与老总,但当抑郁症来袭后,他成了患者、成了病人,昔日的无限风光顿时全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资深媒体人张进的抑郁世界,破解他患上抑郁症后康复密码,希望从中找出可以复制的康复之路,让更多的抑郁症患者学习借鉴后重获健康......

  患者档案:资深媒体人张进

  资深媒体人张进,新闻学硕士。1988年加入《工人日报》,2000年至2009年11月在《财经》杂志工作,2009年11月加盟财新传媒。现任财新传媒常务副主编、《新世纪》周刊常务副主编、《中国改革》月刊副总编辑。这名叱诧传媒界的精英人物也难逃抑郁魔爪,他也曾是一名抑郁症患者,但可喜的是他后来康复了,还写了《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一书,该书自去年9月正式上架,不到3个月加印4次。下面,我们希望通过梳理张进的病例档案,从病症到治疗,从治疗到康复,通过张进本人的生动语言与形象描述来破解他患上抑郁症后的康复密码......

 病症表现:失眠头痛、行动力差

  干了20多年新闻的张进,连***擅长的编稿都很困难。他开始头痛、思维迟缓、食欲减退、注意力涣散、失去行动力。失眠,严重失眠!辗转难熬的深夜,张进给朋友发短信:“感觉有一个士兵把守在睡眠的大门口,当睡意来临,他就用长矛捅向心脏,把睡意掠走。”后在朋友的建议下张进去了医院,被确诊患上了“中度抑郁偏重”。

  治疗误区:频繁换药换医生,病情加重想自杀

  张进确诊患上了抑郁症之后,做为传媒人物,他并没有逃避治疗,而是十分积极治疗、配合治疗,但是他***的特点就是频繁换药换医生,使抑郁症病情加重。

  据张进所述,前4个月,他换了4轮药,中途还换过医生。***难捱的日子里,自杀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汹涌,“那时乘坐电梯,我都用理智告诉自己,远离电梯旁的窗口,就怕自己瞬间冲动一跃而下”。

  突然有一天,他感觉自己恢复了情感和行动力,以为情况开始好转,却被医生诊断为抑郁症的亚类型——双相障碍(抑郁与躁狂交替发作)。原来,所谓“好转”,不过是抑郁转向躁狂后的症状。于是,他不得不再次大规模调整用药…

 康复秘籍:心脑同治

  张进说:“人们常常以为抑郁只是简单的心理问题,但其实它是大脑器质性疾病,要及时到专业医院治疗。”张玑晴神专家用一句很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治抑郁症要心脑同治”。

  明代李时珍明确指出“脑为元神之府”。认为思维、记忆、视、听、嗅、言等统归于脑。脑是“精、气、神”的汇注之脏,是全身的百脉之宗。所以,张进本人与很多医学专家都认为抑郁症是“大脑器质性疾病”,而治疗时也当然是治脑也要治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心脑同治之后,直到患病第五个半月后的某一天,治疗突然起效了,张进的病情才真正开始好转。张进在描述当时好转之后的感觉时说:“就像日出的光芒驱散了黑暗,光明在这一刻骤然到来。”康复之后,张进写了一篇《失守抑郁症》的专题报道,因反响较大、影响深远,后又写出《渡过》一书,销量走俏3个月加印4次!他的康复路向我们发出暗示,生活中的抑郁症患者能否也心脑同治复制资深媒体人张进失而复得的健康?

  作者:常有才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