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原名:粟,也称作粱、狗尾草、黄粟、粟米,广泛栽培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和热带,我国黄河中上游为主要栽培区,其他地区也有少量栽种。粟是谷子去皮后的结果,谷子是谷类植物,禾木本的一种,粟的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和维生素,它不仅供食用,入药有清热、清渴,滋阴,补脾肾和肠胃,利小便、治水泻等功效,又可酿酒。
一般来说,谷壳色浅者皮薄,出米率高,米质好;而谷壳色深者皮厚,出米率低,米质差。小米的著名品种有陕北米脂小米,山西定襄县黄小米,山东章丘龙山小米、山东金乡的金米、河北桃花米等。
营养分析
⒈ 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B12等,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抗神经炎和预防脚气病的功效;
⒉ 小米具有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
⒊ 还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
⒋ 小米具有减轻皱纹、色斑、色素沉着的功效。
适宜与禁忌
① 一般人均可食用;
②小米是老人、病人、产妇宜用的滋补品;
③气滞者忌用;素体虚寒,小便清长者少食。
【搭配宜忌】小米+桑葚=保护心血管健康
【小米+红糖】红糖益气补血,小米健脾胃、补虚损,两者搭配可补益气血。
【小米+肉类、黄豆】所含的氨基酸种类不同,互相搭配可提高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
【小米+大米】营养互补,搭配食用可提高营养价值。
【食物相克】小米忌与杏仁同食。
【小米+杏子】 小米中的磷等矿物质于杏所含的果酸结合,会产生不易消化的物质,易导致呕吐、腹泻。
【小米+虾皮】小米和虾皮性味不和,同食会致人恶心、呕吐。
【小米+醋】 醋中含有机酸,会破坏小米中的类胡萝卜素降低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性昧】 甘咸、凉(陈粟米:苦寒)。
【归经】专入肾,兼入脾、胃(《本草求真》)。入手足太阴、少阴经(《本草撮要》)。
【成分】每100g小米含蛋白质9.7g、脂肪3.5g、糖类72.8g、热1 515kJ、钙29mg、磷240mg、铁4.7mg、胡萝卜素0.19mg、维生素B1 0.57mg、维生素B2 1.12nag、烟酸1.6mg、镁93.1mg、铜5.5mg、锰9.5mg、锌25mg、硒45mg、碘3.7毫克以及类雌激素物质。
小米的蛋白质有谷蛋白、醇蛋白、球蛋白等多种。种子蛋白质含多量的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蛋氨酸。
功用主治
⑴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
⑵小米内含有多种对性有益的功能因子、能壮阳、滋阴、优生。
相关食谱
小米乳
【原料】小米、白砂糖、全脂奶粉、蜂蜜
【用法】直接饮用小米乳
【特点】小米乳富含蛋白质、各种矿物质钙、磷、铁、维生素、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等。
【功效】治疗反胃热疾、益丹田、补虚痨、开肠胃。
小米蒸排骨
材料:排骨200克,红心红薯1个约200克,小米半杯,调味料:料酒1大匙,生抽1大匙,糖1茶匙,盐1茶匙,姜蒜粉1茶匙,蒜末1茶匙,姜末1茶匙
做法:
1、小米淘洗干净加适量的水浸泡20分钟
2、排骨洗净,切小块,加入调味料腌制20分钟。
3、浸泡好的小米沥干水分,加入1茶匙盐,1茶匙姜蒜粉,拌匀。
4、将腌制好的排骨加入小米中拌匀
5、红薯去皮切小块,放入蒸碗内垫底,表面铺上排骨,移入蒸锅,蒸30分钟即可。
小诀窍:
1、小米不宜浸泡太久,避免营养过度流失。
2、除红薯外,也可以用土豆、香芋垫底,主要是为了吸收排骨流出的汤汁。
3、也可以将排骨换成五花肉,这样更肥美。
4、用高压锅来蒸,排骨和小米会更加软糯。
小米沙拉
【用料】小米300克、沸水、哈密瓜、奶酪。
【做法】⑴ 碗中放入小米,倒入沸水烫熟(大约五分钟)。(2)哈密瓜消去外皮,去籽,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奶酪切成丁。⑶ 将小米、哈密瓜丁,奶酪丁和调味汁拌匀。调味汁用料:橄榄油(5汤勺)、柠檬(3汤勺)、水(150毫升)、蜂蜜、盐、胡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