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望闻问切
中医按诊之按诊的方法
2016.07.08来源:古方中医网

  (一)按诊的体位



  中医诊前首先须选择好体位,然后充分暴露按诊部位。根据按诊的目的和准备检查的部位不同,一般病人可取坐位或卧位。



  1.坐位:病人取坐位,医生可面对病人而坐或站立进行。医生用左手稍扶病体,用右手触摸按压病人的某一局部。坐位多用于皮肤、手足、胸穴的按诊。



  2.卧位:病人须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全身放松,两腿自然伸直,两手臂放在身旁。医生站在病人右侧,用右手或双手对病人胸腹某些部位进行切按。在切按腹内肿块或腹肌紧张度时,可让病人屈起双膝,使腹肌松弛或做深呼吸,以便手切按。卧位多用于胸腹的按诊。



  (二)按诊的手法



  按诊的手法主要有触、摸、按、叩四法。



  1.触法:是以手指或手掌轻轻接触病人局部皮肤,以了解肌肤的凉热、润燥等情况,用于分辨病属外感还是内伤,是否汗出,以及阳气阴津之盈亏,多用于额部、四肢及胸腹部的皮肤的诊察。



  2.摸法:是以手指稍用力寻抚局部,来探明局部的感觉情况,有无疼痛以及肿物的形态、大小等,以辨别病位及其虚实,多用于胸腹、腧穴、肿胀等部位。



  3.按法:是以重手按压或推寻局部,以了解深部有无压痛或肿块,肿块的形态、质地、大小、活动程度、肿胀程度、性质等,以辨脏腑虚实和邪气的痼结情况,多用于胸腹部肿物检查。



  以上三法的区别表现在指力轻重不同,所达部位浅深有别。触法用力较轻,诊于皮肤;摸法用力稍重,达于肌层;按法指力***重,诊于筋骨或腹腔深部。临床操作时可综合运用,二般是先触摸,后按压,由轻而重,由浅入深,先远后近,先上后下地进行诊察。即如《重订通俗伤寒论》所说:“其诊法宜按摩数次,或轻或重,或击或抑,必察胸腹之坚软,拒按与否,并察胸腹之冷热,灼手与否,以定其病之寒热虚实。”并说:“轻手循抚,自胸上而脐下,知皮肤之润燥,可以辨寒热;中手寻扪,问其痛不痛,以察邪气之有无;重手推按,察其硬否,更问其痛否,以辨脏腑之虚实,沉积之何如。”



  4.叩法:又名叩击法,是医生用手叩击病人身体某部,使之震动产生叩击者、波动感或震动感,以此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诸病有声,鼓之如鼓。”叩击法又有直接叩击法和间接叩击法两种。



  (1)直接叩击法:是医生用手指或手掌直接叩击体表部位。例如:对鼓胀病人的腹部可进行直接叩诊,若叩之如鼓者为气鼓;叩之音浊者为水鼓。医生也可将两手分别放于患者腹部两侧对称部位,用一侧手叩击腹壁,若对侧手掌有震动之波感者,是腹有积水的表现。



  (2)间接叩击法:有两种操作方法。其一,“拳掌叩击法”:医生用左手掌平贴在被叩体表,右手握成空拳叩击左手背,边叩边询问患者被叩击部位的感觉,有无局部引痛,以推测病变部位和程度。如腰部有叩击痛,除考虑可能与局部骨骼疾病有关外,主要与肾脏疾病有关。其二,“指指叩击法”:医生左手中指第二指节(作为板指)紧贴病体被叩部位,以右手中指指端(作为锤指)叩击左手中指,叩击时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如患者心脏、肝脏的边界的确定,肺脏的病理改变的诊察等。



  (三)接诊注意事项



  1.光源要适当,侧面光线对按诊时某些变化的观察很有帮助。



  2.必须根据疾病的不同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和方法。



  3.医生要举止稳重大方,态度严肃认真,手法轻巧柔和,避免突然暴力或冷手按诊。



  4.注意争取病人的主动配合,使病人能准确地反映病位的感觉。



  5.要边检查边注意观察病人的表情变化,以了解病痛所在的准确部位及程度。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