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望闻问切
中医切脉与三焦的关系
2014.06.04来源:老中医养生网

中医号脉是用三个手指头(特别小的孩子,医生用一个手指头也可以;3岁以下的孩子不号脉)。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是三个手指,而不是两个、四个、五个?因为中医把人体从上到下分成三部分,即三焦。食指体察上焦,中指体察中焦,无名指体察下焦。有人认为中医太玄妙,其实一点也不玄,号脉和看舌头都是一个道理。


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焦代表心和肺,中焦代表脾、胃、肝、胆,下焦代表肾与膀胱。所以中医用三个手指头号脉是有其道理的。号脉从前往后,中医分别称作寸部、关部、尺部,食指号的是寸部,对应上焦;中指号的是关部,对应中焦;无名指号的是尺部,对应下焦。左右手也是有区别的,左手的寸、关、尺分别代表的是心、肝、肾;而右手的寸、关、尺分别代表的是肺、脾、肾。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根据《灵枢·营卫生会》中的论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将横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称做上焦;也有人将上肢归属为上焦。上焦的生理功能特点也是根据《灵枢·决气》中的论述,以“开发”、“宣化”和“若雾露之溉”为其主要生理功能。也就是说,上焦是主气的升发和宣散,但它不是有升无降,而是“升已而降”,故说“若雾露之溉”,《灵枢·营卫生会》也因此把上焦的功能概括为“上焦如雾”。《温病条辨》中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治疗原则,也是以此为其主要的理论依据。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中焦的部位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但是在《灵枢·营卫生会》中是指整个胃,也就是从胃的上口(贲门)至胃的下口(幽门)。对于中焦的生理功能特点,实际上包括了脾和胃的整个运化功能,所以说中焦是“泌糟粕,蒸津液”,是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灵枢·营卫生会》中概括为“中焦如沤”和《温病条辨》提出的“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治疗原则,都是以中焦是“升降之枢”为其主要的理论依据。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下焦的部位一般也是根据《灵枢·营卫生会》之说,将胃以下的部位和脏器,如大肠、小肠、肾和膀胱等,划归为下焦。下焦的生理功能特点,在《黄帝内经》中说它是排泄糟粕和尿液,《灵枢·营卫生会》中概括为“下焦如渎”。但后世对藏象学说有了发展,将肝肾精血、命门元气等都归属于下焦,因而扩大了下焦的生理功能范围。《温病条辨》提出“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实际上也包含着这一个概念在内。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所以说它们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的功能。元气是人体***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人体的气通过三焦而输送到五脏六腑,充沛于全身。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也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道路。全身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胃与肠、肾和膀胱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人。如果三焦的水道不够通利,那么,肺、脾、肾等输布调节水液的功能也难以实现其应有的生理效应。所以,中医又把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为“三焦气化”。


三焦的这两个方面的功能,是相互关联的。这是由于水液的运行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人体的气是依附于血、津液而存在的。因此,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必然是血或津液的通道。这实际上是一个功能的两个方面而已。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