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本草衍义》
【别名】 手爪甲(《日华子本草》),人退(《眼科龙木论》),筋退(《纲目》)。
【炮制】 用碱水或皂角水洗净,晒干。或再和滑石粉入锅内同炒至指甲黄色鼓起为度,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碾粉用。
【性味】 甘咸,平。
①《日华子本草》:"平。"
②《本草蒙筌》:"甘咸,无毒。"
③《医林纂要》:"咸,温。"
【功能主治】 治鼻衄,尿血,喉蛾,目生翳障,中耳炎。
①《本草拾遗》:"取细末置目中,去翳障。"
②《本草衍义》:"治鼻衄,细细刮取,俟血稍定,去瘀血,于所衄鼻中搐之。"
③《纲目》:"治破伤中风。"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外用:研末点目、搐鼻,吹耳。
【附方】 ①治妇人无故尿血:爪甲、乱发。上二味,并烧末,等分,酒服方寸匕,日三,饮服亦得。(《千金方》)
②治乳蛾:爪甲不拘多少(煅为末),蓬砂、白矾各一钱,西牛黄一分,乌梅、白梅肉各五枚。共捣如泥,含弹大一丸,痰火涌出,(续含)三、四丸(次)。(《本经逢原》)
③治眼生珠管:手爪甲(烧灰)、贝齿(烧灰)、龙骨各半两,上药,同研令极细,每用少许,点珠管上,日三、四度。(《圣惠方》贝齿散)
④治破伤风,手足战掉不已者:人手足指甲(烧绝烟)六钱,朱砂(别研)、南星(姜制),独活(去皮)各二钱。上为细末。分作三分,酒调服之。(《普济方》)
⑤治少小腹胀满:烧指甲灰,乳头上饮之。(《千金方》)
⑥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人指甲(煅存性)、冰片少许.共研细粉.用时先将耳道洁净,后吹药粉。(《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鸡爪风":此病近似于现代医学所称之手足搐搦症,多由于血钙降低所致,以产后哺乳妇女或婴儿为常见。可取人指甲2钱,洗净阴干,瓦上焙烤,以不焦枯存性为度,研细末,黄酒2两送服,必要时可再服1次。
人在患病时指甲上会出现相应的血气符号,不同疾病有不同的血气符号,病情变化也可以通过血气符号的色泽变化反映出来。因此,血气符号的位置与色泽变化就成为判断疾病的有无和作为疾病转归追踪观察的重要依据。
①拇指指甲。主要是手太阴肺经,属于肺,络大肠、及手阳明大肠经的别出支与拇指指甲联络,拇指指甲主要反映头颈部疾病,如颅脑、眼、耳、鼻、咽喉、口腔、颈部疾病,如图。两手拇指相同,但方向相反。常见病证:上呼吸道感染、头痛、鼻炎,副鼻窦炎、鼻息肉、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牙周病、龋齿、中耳炎、颈淋巴结炎等。
②食指指甲。主要是手阳明大肠经所循行。大肠经体内属大肠,络于肺。食指指甲主要反映上焦、上肢、及部分咽喉和中焦疾病。左右食指基本相同,但左右方向相反,左食指甲反映心脏疾病,右食指甲主要反映急慢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肺气肿、胸膜炎、食道肿物、乳房肿瘤、胸椎肥大等。
③中指指甲。主要是手厥阴心包经循行。手少阳三焦经由外关与之联络右中指指甲主要反映中焦及部分下焦病。常见疾病有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幽门及贲门肿物、肝肿大、肾脏疾患等。左中指指甲的常见病有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患。
④无名指指甲。主要是手少阳三焦经所循行。该经体内属三焦,络于心包,右无名指主要反映肝、胆、胰、肾、大小肠、膀胱、生理殖器官及膝、腰部病变,常见病有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胰腺炎、结肠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腰椎肥大以及子宫、肛门疾病。左无名指指甲主要反映脾、胰、子宫、尿道、输卵管、外阴、肛门等部位病变,常见病有胰腺炎、肾炎、输卵管炎、直肠炎以及子宫、尿道、前列腺、外阴、肛门疾病。
⑤小指指甲。主要是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所循行。
手少阴心经体内属于心,络与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内属于小肠,络于心。小指指甲主要反映膝以下的疾病。如跟骨、蹠骨等部位病症,有时也反映前列腺疾病。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