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药常识
《本经》:蝉衣——解表泄热 祛风止痒
2016.12.30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蝉衣,治头风眩晕,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疔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本草纲目》)


  蝉衣甘咸微凉,《本经》所载为知了之虫体,今所用为知了羽化后之蝉壳。时珍认为,虫体大约治脏腑经络,蝉衣治皮肤疮疡风热。清·黄元御也以蝉衣轻浮,专主皮毛而已。虽大家亦未必识得蝉衣药用之全貌也。


  固然风温初起,风热新感,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无汗或少汗,可用之解表泄热;咽喉肿痛,声音嘶哑之属风热上壅者,可用之利嗓亮音;痘疹发出不畅,可用之透表促发;风气客于皮肤瘙痒,可用之疏风止痒;疔疮可用之研末醋调涂四周;小儿夜啼可用之合蜜令儿吮;小儿阴肿可用之煎水浸洗;病后眼生翳膜可用之与白菊合蜜煎服。然蝉衣体轻浮,性仅微凉,实能用治外感风热毒邪,深入脏腑气血者。清·杨栗山以蝉衣“轻清灵透,为治血病圣药”,有“祛风胜湿,涤热解毒”之功。所著《伤寒温疫条辨》之升降散及其加减变化而成之十五方乃是用于诸多传染疫病及四时温病之重要组方,除解毒承气汤外,众方皆用蝉衣也。如神解散治温病初觉,憎寒体重,壮热头痛,四肢无力,遍身酸痛,口苦咽干,胸腹满闷者;清化汤治温病壮热憎寒,体重,舌燥口干,上气喘吸,咽喉不利,头面浮肿;芳香饮治温病头痛,牙痛,心痛,胁痛,呕吐黄痰,口中流水如红汁,腹如圆箕,手足搐搦,身发斑疹,头重舌烂之肺胃火毒者;大清凉散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胸满胁痛,耳聋目赤,口鼻出血,唇干舌燥,口苦自汗,咽喉肿痛,谵语狂乱者;小清凉散治温病壮热烦躁,头沉面赤,咽喉不利,或唇口颊腮肿者;大复苏饮治温病表里大热,或误服温补和解药,以致神昏不语,形如醉人,或哭笑无常,或手舞足蹈,或谵语骂人,不省人事,目不能闭者,名亡阳证;小复苏饮治温病大热,或误服发汗解肌药,以致谵语发狂,昏迷不省,燥热便秘,或饱食而复者……。其余增损三黄石膏汤、增损大柴胡汤、增损双解散、加味凉膈散、加味六一顺气汤、增损普济消毒饮,所用蝉衣或一钱,或为五个,或为十二个,皆视病情轻重而增损也。


  我认为虽传统认为温病本为四时之常气,疫病乃感染天地之异气,然温病常兼秽浊,而所谓疫毒,乃郁热滞于体内,必秉温热之性质,所治皆以解毒为主。蝉衣乃系升降散解毒泄热诸方之不可或缺者,切不可小视之。


  胞兄石恩权教授对温病学研究颇深,对升降散诸方尤为重视,于蝉衣之临床运用体会亦深。尝用升降散与生石膏、黄连、丹皮、栀子、蚤休、藕节等合方治疗疫毒外窜、内陷营血之流行性出血热;用升降散与枳实、竹茹、桃仁、地龙、川芎、川贝、前胡、法半夏、炙远志、土鳖治疗痰热内郁、神明蒙蔽之煤气中毒;用芳香饮与牛蒡子、苍术、石菖蒲、升麻、葛根合方治疗温毒湿热,兼夹秽浊之急性淋巴结炎;用增损双解散加芦根、野菊花、白茅根、贯众合方治疗热壅脉络,迫血妄行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用蝉衣合五味消毒饮治疗风热夹湿蕴毒之过敏性皮炎;用蝉衣加桑叶、芦根、黄芩、前胡、竹茹、杏仁、枇杷叶治疗燥热伤肺之支气管炎;用蝉衣加麦冬、黄芩、地肤子、石斛、泡参、芦根、生石膏、枳壳、川贝、百部、甘草治疗风热蕴肺之间质性肺炎;用蝉衣加荆芥、当归、银花、连翘、芦根、元胡、桑寄生治疗外感风热,血室被扰之经期外感风热;用蝉衣加地肤子、益母草、紫地丁、白茅根、续断、茯苓、熟大黄治疗肺脾两虚、风热上壅之慢性肾炎水肿;用蝉衣加柴胡、郁金、法半夏、鱼腥草、胆星、黄芩、青蒿、熟大黄治疗风热侵扰、痰气闭郁之精神分裂症。


  石恩权教授又撰祛风解毒汤(蝉衣、僵蚕、连翘各6克,赤小豆、紫地丁各15克,苦参10克,地肤子12克,土茯苓25克,甘草9克)治疗多种与过敏有关疾病如紫癜、肾炎、哮喘、结肠炎、荨麻疹等。以风邪善行而数变,多在表分,然与湿热相合,也能深入脏腑血脉,故蝉衣与诸清热解毒利湿药联用,正是针对风邪与湿热病邪共存之病机。


  【相关链接】


  僵 蚕


  僵蚕“味咸,平。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皯,男子阴疡病”。(《本经》)


  僵蚕气味俱薄,入皮肤经络,发散诸邪所郁之风热也,又能化痰散结,息风定惊,去一切怫郁不正之气,然必须酒炒去其腥秽,以利诸般病情。其用大约有四:


  痰热壅盛之惊痫抽搐,息风止痉化痰 与全蝎、天麻、胆星等合用之。脾虚久泻,慢惊抽搐者,又与党参、白术、天麻合用。


  风热头痛、目赤等证,疏风泄热 与桑叶、荆芥、木贼、连翘、银花、栀子等合用。


  喉痛因于风热者,疏风利咽 与甘草、桔梗、元参、法半夏等同用。


  瘰疬痰核之类,化痰散结也 与大贝母、夏枯草等合用。


  然***常与僵蚕配伍合用者,必为蝉衣无疑,上述四类病证均宜之,可以行气解郁,开肺窍而透散郁热,疏通里气而洁小肠,如升降散诸方,乃四时温病三焦浊邪壅遏之对药也。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