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观察 > 会议会展 > 最新报道
2017年中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2017.04.19来源:医药梦网

  -促进与推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体系建设完善


  北京2017年4月19日电 /美通社/ -- 4月16日,为了加强感染病专业知识技能提升和人员培养,完善抗菌药物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辉瑞中国支持的“2017年中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旨在通过相关政策解读、知识技能推广、学术信息交流,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促进及推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工作,以遏制细菌耐药快速增长的趋势。


2017年中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高峰论坛在京举行.jpg


2017中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高峰论坛现场


  国家卫计委相关部门领导与来自全国各地医院院长、药剂科及抗感染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百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完善抗菌药物管理(AMS)体系建设与临床医师专业能力提升和培养等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解析。该论坛每年举行一次,旨在为政府、医疗机构、专业人士等搭建一个定期沟通与分享的平台,共同推进抗菌药物管理工作。


  4月16日,为了加强感染病专业知识技能提升和人员培养,完善抗菌药物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辉瑞中国支持的“2017年中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论坛上,为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有关要求,落实今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仍存在的薄弱环节,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相关负责人对《通知》进行重点解析。


  《通知》指出,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已经从卫生领域扩大到了政治、经济领域,也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世界性问题。要求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从大局出发,从对政治、经济影响、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建设小康社会角度出发,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要求,高度重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细菌耐药监测与评价、重点环节管理、督导检查和结果运用,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多方面着手,进一步做好有关工作,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


  尤其是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重点环节管理方面,《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尤其要强化耐药问题突出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管理。2015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达到了1.9%、7.6%、22.4%和59.0%,形势非常严峻。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病学会(IDSC)主委刘又宁教授指出:“迫于碳青酶烯耐药细菌,特别是产碳青霉烯酶(KPC)细菌越来越多以及有全国传播的趋势,加强对碳青霉烯类以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限制和管理势在必行。有些医疗机构碳青酶烯类等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症和剂量都不合理,比如说肺部感染,需要区别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用抗菌药物则无指征,即使是细菌感染也要在特定情况下才选择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因此,出于对抗菌药物的保护,限制和管理是非常合理且必须做的,否则未来我们将会面临对重症感染‘无药可医’的局面。另外,多数细菌耐药是医院的院内感染控制不够引起的,感控做好了事半功倍。因此,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强医院院感控制措施,比单纯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更重要。”


  作为一名感染科医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俞云松教授深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的重要性,他表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遏制细菌耐药的决心非常大,出台的抗菌药物管理和控制的措施已经非常多了,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让这些管控措施落地的问题。如感染疾病科建设,国家卫计委《通知》要求在2020年前所有二甲以上综合性医院均需建立以收治细菌真菌感染为主的医疗组或医疗病区,为了确保该政策的落地,在未来医院评审及医院巡查中就需将其作为一项最基本的、重要的指标落到实处。同时各级医疗机构需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支撑体系建设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培训,加强重要抗菌药物的管控,尤其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替加环素,建少其耐药的发生。所以,《通知》的下发,从政策层面为各级管理部门和各医疗机构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及推动各项管控政策和措施的落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重症医学科主任邱海波教授对此表示:“ICU科室往往是全院耐药菌的‘哨点’或者集中体现点,首先要求ICU诊治人员具有疾病轻重精准的区别能力和治疗能力,同时也要求临床微生物诊断技术的精准,以及临床药学参与控制药物剂量、血药浓度监测,共同为临床抗感染诊治提供指导。所以,在抗菌药物管理体系建设上,必须提升院内感染诊治、临床微生物和临床药学专业人员的能力,加强三个科室间的相互配合与沟通,才能保证抗菌感染诊治有效。”


  辉瑞中国副总裁、急症产品业务集团负责人吴琨先生表示,辉瑞在帮助医疗机构提升其抗菌药物管理理念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方面,有责任和义务做出更多努力。


  图片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70419/1828783-2


  消息来源: 辉瑞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