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一带一路 > 媒体报道
创意写作赋能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
2024.10.09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创意写作是一种激发创造力的写作活动,其独特之处在于改变传统写作理念,通过富有创见性的思维活动,以新颖、独特、有趣的方式传达信息,激发读者的审美想象力和理性思考。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尤为重要,中医药文化创意写作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之一。

  中医药文化创意写作的优势作用

  中医药文化创意写作是中医药知识与现代创意写作技巧的结合。旨在通过将中医药文化元素融入文学创作不同体裁的创意作品中,培养并提升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医学审美能力。具体而言,中医药文化创意写作,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等,注重文医融合,呈现的阅读文本表现为与中医药文化有关的故事、回忆录、家族志、历史故事、神话、现代新诗等多种文体。

  中医药文化与文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两者在维护人的生理健康、精神健康方面有融通之处。尤其是中医药表现的生命意识、情感价值、非功利性特征,常常被作家写入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反映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对疾病预防、治疗的认识和手段,普及养生之道等。如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中,有关于中医药的精彩描述,包括医者、药方、病案分析、食疗养生等多个方面。仅就《红楼梦》而言,据专家统计,书中290多处涉及医药及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卫生保健知识,内容近6万字。文医融合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当前,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着从单一传播到多元化传播、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传播、从知识传播到文化体验传播的转变,因而,中医药文化创意写作正是基于此而作出的思考与努力。中医药文化创意写作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的优势作用表现在,以创新思维为基础的文字创作,能够增强文化认同感与亲和力,提升文化传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平台。如电影《刮痧》、电视剧《神医喜来乐》等,以可视化的艺术手段吸引受众,引导受众了解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和实践方法,从而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和亲近感。

  新时代中医药文化创意写作的几种方法

  故事化的表达。在中医药文化故事写作中,作家必须打破传统写作模式和叙事范式,借助符合现代审美心理和潮流的表达方式构建一个中医药文化的故事,并进而挖掘、升华故事背后的深意,使其成为虚构与非虚构融合故事。虚构的部分包括故事情节、人物设定、场景描绘等,是基于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高超的叙事技巧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等,旨在构建一个充满作家丰富的想象力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而非虚构部分则是指作家对中医药历史、理论、实践及伦理道德的忠实记录与深度解析。

  充满张力的内容。文学创作是一个从作者到作品再到读者阅读的完整的文学活动。而作家、作品、读者之间是双向互动的过程。

  就作品内容而言,显性是指作品的字面信息以及明晰的主题思想和作家比较明确的主观态度,而隐性内容是指隐含于作品字面意义背后的纵深层次的主题思想,如生与死的关系,人生的价值意义等,不同的读者通过阅读能够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如唐代卢仝的《七碗茶》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全诗描述了不同层次的饮茶境界,抒写了茶给文人墨客所带来的精神愉悦和享受。实则,茶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的饮品,更具有药的功效。

  就中医药文化创意写作而言,古典诗歌和文学作品的这种充满张力的显与隐相结合的内容建构,是值得继承的。

  AI赋能。心流体验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心流是指人们在做某些事情时表现出的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有助于心流产生的活动则被称为心流活动。现代科技与艺术手段的运用,是中医药文化创意写作成功的有效手段之一。运用互联网、社交媒体、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能够建构一个多模态的阅读和欣赏环境,让读者全神贯注在明确的目标上,以互动性更强、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将中医药文化知识呈现给读者。

  以生成性人工智能ChatGPT为例,通过设置案例生成、写作评价、文献阅读、情景对话等指令,让读者在愉悦、轻松的人机对话状态下接受文本的信息,这不仅能够吸引全球读者的注意力,还能在增进文化理解、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同时,推动中医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承与发展。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中医药文化创意写作的创新性与多样性,也是中医药文化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保持活力、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