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观察 > 医疗聚焦
国家卫健委:抓好六方面重点任务,“点面结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3.10.25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近年来,公立医院改革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对持续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防控重大疫情的、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10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工作推进情况。本次会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主持,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薛海宁、湖南省湘潭市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贺波、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出席会议。

  多措并举,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最终的目标还是要解决群众反映的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薛海宁表示道。

  自深化医改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把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统筹谋划、高位推动。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狠抓政策的落地见效,已经取得一些列阶段性成果:

  一是大力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通过专家支援、技术平移、同质化管理等等举措,填补地方在肿瘤、儿科等重点疾病和重点专科方面的短板和弱项,通过这些措施,群众跨省跨区域就医的难题正在逐步缓解。

  二是提高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序推动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加快实施“千县工程”,建强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获得适宜的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是通过开展远程医疗,包括建设互联网医院、提供线上诊疗服务等等方式,用信息化的手段,把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群众的身边。同时,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使科技的成果不断转化为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

  四是以降药价为突破口,深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近年来,国家组织和开展了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医保药品的谈判议价等等,大幅度降低了药品和耗材的价格,也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同步也推动了医疗服务价格的动态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等等这样一些改革,推动公立医院建立公益性为导向的运行新机制。

  五是加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医保的保障水平。2020年到2022年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的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了五个百分点左右。

  六是加强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推动临床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深度融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促进药品耗材的合理使用,开展同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等。通过以上举措进一步节约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点面结合,以试点探索新路径

  为了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国家卫健委采取了点面结合的方式统筹推进。在省级层面选定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在地市级层面,确定30个城市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在医院层面选择了14家大型高水平公立医院开展高质量发展试点。

  薛海宁认为:“总的来看30个城市都进一步加强了对医改工作的组织领导,都围绕着示范项目的目标任务在积极的深化改革,在加大力度探索创新,也都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

  第一个方面在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诊疗新格局。示范城市都积极的推动区域医疗资源的合理布局,引导各级各类公立医院落实功能定位,让人民群众就医更加公平可及。

  第二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水平。第一批的示范城市2022年三级公立医院的CMI的指数平均值由0.97提升到1.02,出院患者四级手术的占比平均由14.8%提升到18.7%,地市的医疗机构诊治疑难重症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三是完善公益性导向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各示范城市都进一步加大了财政的补助力度,有序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评估和动态调整。同时积极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更加优化,公益性导向也进一步的强化。

  发布会上,湘潭市、华西医院、协和医院作为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示范项目和14家高水平试点医院的代表,分别介绍了一些通过实践检验的经验做法。

  湖南省湘潭市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贺波认为:市委、市政府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医改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三是深化“三医联动”的改革。在试点过程中,要强化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六项提升工程”,注重发挥区域龙头医院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城区的医联体和县域的医共体建设,从而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充、合理布局和下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介绍了在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患者服务体验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建立多学科诊疗的实体化专病中心,让患者少跑路;二是创新日间诊疗服务模式,让患者少等待;三是开通互联网医院,让患者“云”就医;四是构建慢病全程管理模式,让患者就医感受更好;五是创新智慧管理模式,让患者就医更加满意。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则从公立医院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发挥带头与带动作用的角度做出分享:一是做好核心院区和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坚持“定位明确、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同质管理”的理念统筹规划布局,各院区发挥不同作用;二是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重点输出“协和模式”和“协和标准”;三是提速远程医疗、紧密型医联体、质控中心和专科联盟网络发展。

  高位推动,布局六方面重点工作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落实党的二十大的要求,贯彻好中央、国家印发的各项要求,切实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会上,薛海宁介绍了六个方面重点工作:

  第一是要完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体制机制,切实落实对区域医疗中心的投入、价格、医保、薪酬分配等改革政策,真正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医改试验田”,确保优质医疗资源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第二项任务是完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积极稳妥推进人员、医疗业务、运营管理、信息等方面的一体化管理,推进医保总额付费、结余留用、超出合理分担的这样一些支付机制,能够通过激励约束机制来确保大医院放得下、基层接得住、群众看得好病。

  第三项任务是完善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督促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大力度,因地制宜地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特别是优先调整涉及到治疗、护理、手术等这些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项目。健全完善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支付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支持公立医院通过提升技术服务获得合理收入,进一步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导向。

  第四项是推动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就是培养周期长、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所以要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成果和辛勤付出,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两个允许”落到实处,合理确定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并且动态调整,注重医务人员的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

  第五项是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持续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发挥好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公立医院落实功能定位,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第六项是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医疗服务供给质量,持续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实施基层服务便民惠民十项举措等,通过这些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流程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为体贴的卫生健康服务。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