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随着近年来我国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与合作、加快中医药“走出去”步伐,中医药越来越多地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省份和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甘肃依托中医药资源优势,按照“以文带医、以医带药、以药带商,以商扶贫”的发展思路,推动中医药“走出去”,不断提升中医药在世界的影响力,在世界上搭建起一座座“健康桥梁”,促进各国交流互鉴。
甘肃中医药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姚凝作为外派专家,多次参与我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医境外教学培训工作。多年的培训,让她切身感受到中医药的影响力。她说,外国的民众对中医药的认可度很高。【我们有一个吉尔吉斯斯坦的学生,她的妈妈是西医的医生,她自己生病了,不是太舒服,头疼,就到中医中心去看病,很快她的头疼被我们的针灸,包括按摩,就给她疏解了,以后,她就非常的信任中医,她就把她的孩子送到我们学校来了,她给孩子起了一个中国名字叫灵芝,也刚好是一味中药,这个女孩儿在我们学校学了五年的中医学,学成以后她又从事这个医疗工作。】
乘着“一带一路”东风,中医药走出国门“圈粉”无数。2013年以来,甘肃在匈牙利、白俄罗斯、泰国等12个国家建设了16个海外中医药中心或中医学院,持续开展中医诊疗、义诊、教育培训等工作,共诊疗患者约8万人次,甘肃省中医院院长张志明:【近年来,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做了广泛的推广、传播和临床医疗的实施,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欢迎,使得中医药的智慧和治疗方法,受惠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老百姓。】
中医药展示着中国“人草相依”的形象,传递着东方生命智慧和哲学思想,同时,也为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启迪。如今,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规模的转变,中医药交流合作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泰勒:【在世界卫生组织,我们认为中医药和传统医学在于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帮助人们维持健康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可以作为一个长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我认为在中医药方面,它在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帮助人们管理长期的疾病,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挖掘中医药产业优势,强产业、延链条、引项目、拓市场,扩大开放合作,持续推进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中医药千亿级产业链,大力促进中医药国际贸易,让甘肃特色中医药产品通过更多国际性商贸易交易平台“走出去”。据监测,今年1-6月,全省中医药全产业链总规模达到292.2亿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为10.2%。匈牙利东方国药集团总经理王帆:【在2016年我们跟甘肃省卫健委,成立了匈牙利—甘肃岐黄中医药中心,每两年都给我们派出优质的专家,服务于他们当地的民众,使他们当地的民众越来越接受我们的中医,也越来越接受我们的中药,那么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中药的质量,要符合当地符合欧盟的标准,扩大它的品种,把我们甘肃的地道药材带到国外去,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