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文化 > 医药典故
历数中国古代医传种种
2023.07.17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中医药学之所以能相传几千年,是因为它有自己独特的医传途径,常见的有师传、家传、自学、学府传授等。

  师传是我国古代中医传统的带徒方法,也叫“师以传弟”。我国历史上的许多名医都是通过这条途径而带出来的。如长桑君带出了扁鹊,扁鹊又带出了子阳、子豹、子容、子明、子越、阳仪等七人;公孙光和公乘阳庆带出了淳于意,淳于意又带出了宋邑、高期、冯信、杜信、唐安等;张伯祖带出了张仲景,张仲景又带出了杜度和卫沈;张元素带出了李东垣等,李东垣又带出了罗天益。诸如此类的带徒出名医,不胜枚举。

  家传是一种以亲缘关系的保守带徒方法。他们往往“传子不传婿”“传媳不传女”,因而有人管这种方式叫作“父以教子”。当然,也包括叔侄、兄弟等。这种方法,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是教出了不少堪称一代的良医。如元代名医危亦林,五世业医,代代相传。他将五世累积的经验方剂,用“依按古方,参之家传”的方法,编撰长达五十多万字的《世医得效方》,流传国内外。

  第三种是自学。古代不少医家开始是业儒的,后因父母、亲属、本身患病或三折、九折臂;或因厌恶仕途、考试落第;或因有感于“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而矢志学医。他们当中不少人采取自学,发愤攻读,不出户阈,“执苦数年,勤学不倦”,而终成为医家中之独树一帜者。如张元素因科举考试,不慎用字冒犯皇帝的避讳而落第,便抛弃仕途,潜心学医,探颐索隐《黄帝内经》,以至梦寐以求,连做梦也梦见有人把《内经主治备要》塞进他的胸窍。经过二十多个寒暑的努力,张元素撰写了《珍珠囊》《医学启源》等著作,并在研究脏腑辨证说、遣药制方论上取得突出成就,终成易水学派的开山始祖。

  四是学府传授。我国医学教育由来已久。公元443年,刘宋王朝开创了医学教育机构。唐代已设立了“太医署”。宋朝更设“太医局”,招收“九科学生额三百人”。清末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官办、私办、洋办的中、西医学校为数不少,如北洋医学堂、京师专门医学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神州医药学校等,培养了不少中、西医生。

  以上种种医传途径,在历史上都起过作用。但四条途径中,哪条能多出人才呢?从中国古代历史上看,“师传”居首,“家传”次之,“自学”再次之,而“学府传授”虽然培养不少医生,但多数当了御医,不能充分施展才华,在历史上能成为医家中之佼佼者却为数不多。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