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小满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所谓顺应天时以养生,我们都知道节气是养生的好时机,小满也不例外。
原则一:清热祛湿
小满时,天气虽以热为主,但热中带暑,暑中夹湿气,所以,养生的主旋律应放在清热利湿,消暑祛湿上。
饮食上应少吃燥热的食物,比如羊肉、胡椒、榴莲等,一些煎、炸、烤的食物,也应少吃。
多吃一些清热、利湿之物,如西瓜、绿豆、黄瓜、芦笋等。亦可吃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莴苣、莜麦菜等,能清热去火,增进食欲。
需注意的是,苦味食物以“甘苦”为宜,过于“苦凉”,容易引起腹泻,不宜多食。
原则二:补气益阴
天气炎热,人体水费消耗大,身体很多微量元素会随着汗液排除,这时就需要及时补充流失的物质。
多喝水是不错的办法,但到靠喝水,还不足以弥补机体需求,不妨多吃一些应季的果蔬。
俗话说:小满见三鲜。这里的三鲜指的是黄瓜、蒜薹、樱桃。应季的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仅能补给水分,还能补充微量元素,不妨多吃。
原则三:清心泻火
入夏后,日照时间长,气温高,此时外感邪气以“火”和“暑”为主。火热之邪,最易致病,让人出现体倦乏力、少气、纳差、便溏等气虚的症状。
可以试着喝冬瓜苡仁汤。
材料:冬瓜1斤,瘦肉半斤,薏苡仁12克,芡实10克。
做法:冬瓜去皮,瘦肉洗净,加上各药材,放4~5碗水,煲3小时。一星期饮一次,可见大效。
功效:身体燥热且困湿、风湿骨痛、肠胃不适、小便不利者宜饮用此汤。
原则四:补益脾胃
因暑、湿气候的影响,容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故在养心的季节里,别忘了健脾养胃。
平时可多喝汤、羹、汁等汤水,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同时,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应以少量多餐为原则。
禁忌一:贪凉
小满正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风扇空调也开起来了。但时间一长,有些人就出现了头晕胸闷,或肩颈僵硬等情况。
尤其是从外边回到家,立马开空调的朋友,稍不注意,感冒就来了。
建议:从室外回到室内最好10分钟后再打开空调,空调的温度最好设定在26摄氏度左右,切勿追求“急冻”模式。
禁忌二:贪冷
夏天离不开饮料,而且越冰越好,仿佛这样才能把热气降下来。
但饮温度过低的饮品,会使得皮肤毛细管收缩,汗毛孔关闭,汗液分泌减少,从而使体内的热量难以顺利排出,让人更觉闷热。而且,长期喝,还可能引起胃肠道功能失调,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急性肠胃炎等情况。
所以,切忌过量吃冷饮、寒凉食物。
课后小知识
小满习俗你知道几个
动三车
谚云:“小满动三车。”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
古人相信万物有灵,水车也有灵。这时的民俗主要是祭车神。传说车神为一条白龙,小满时节,农家在车水前于水车的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物祭拜之。特殊之处为祭品中有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旺涌之意,表明了农民对水利灌溉的重视。
小满也是油菜籽成熟的时节,人们将油菜籽收割回来,送至油坊,启动油车榨油。是为动油车。
至于动丝车,是指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丝。
祈蚕节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蚕是娇养的“宠物”,由于难养,古代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恕,使养蚕有个好收成,人们在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食苦菜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等功效。
看麦梢黄
在关中地区,每年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出嫁的女儿都要到娘家去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这一风俗叫做“看麦梢黄”,并渐渐形成了一个叫“看忙罢”的节日,极富诗意。农谚云:“麦梢黄、女看娘。”夏忙前,女儿过问娘家的麦收准备工作;麦收后,母亲又去看望女儿,关心女儿家的收成和在麦收中的操劳情况,体现了生产劳动中的心心相连,母女情长。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